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清第八位皇帝-《大人,得加钱》
            
            
            
                
    第(1/3)页
    宗室子弟出征,不是贾六这个新任大将军王搞变法创新,而是恢复祖制。
    我大清开国之初,凡用兵必为宗室领军。
    也就是军队出征都是由爱新觉罗子弟担任主帅,太祖皇帝在白山黑水创业之时凡出征皆子侄为主帅,如代善、莽古尔泰、阿敏、皇太极、阿巴泰等。
    入关之后也是如此。
    如多铎、豪格、阿济格、尼堪、济度、多尼等。
    康熙年间亦继承了这一制度,如圣祖亲征葛尔丹,中路主帅是圣祖自己,左路则是兄长裕亲王福全,右路是弟弟恭亲王常宁。
    平定三藩之乱的主帅也都是宗室,如安亲王岳乐,顺承郡王勒尔锦,简亲王喇布,康亲王杰书等。
    康熙晚年,还任命了十四子胤禵出任大将军王,前往西北平叛。
    到了雍正朝以后,宗室领军这一传统被打破,乾隆一朝紫光阁的功臣像更是没有一个宗室子弟。
    原因是宗室子弟长久安逸生活,又大多长于妇人之手,再也不能像祖先一样勇武善战,甚至很多人连马都不会骑,弓更是拉不开。
    如此哪里还能指望爱新觉罗子弟,如他们的祖辈一样为大清南征北战呢。
    除宗室领军为主帅这一祖制外,宗室子弟也要出征。
    太祖年间由于条件恶劣,12岁以上的宗室子弟就要随父兄征战。
    太宗以后条件稍好些,但16岁以上的宗室子弟基本上都算战场老手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制度才保证了爱新觉罗子弟代代出名帅、代代出良将。
    国家若遇大事,便不虞无将可派。
    如今呢?
    放眼朝堂内外,除了刚刚获封大将军王的睿亲王,还有哪个宗室子弟敢说自己能横刀立马!
    没了,真没了!
    有鉴宗室子弟人材凋零,根本无有后继,大将军王痛定思痛,为保爱新觉罗江山万万年,这才提出恢复宗室子弟出征的祖制!
    纯纯的公心,不带有一点私心。
    “国家走到今天,与我宗室子弟安于享乐,不思为国报效有极大关系,故本王决心重振先祖雄风,若要牺牲,以我觉罗为先!”
    贾六态度坚决,老富不答应宗室出征,他马上就吊崴。
    这个大将军王爱谁谁当,反正他不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