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先秦竹简的正确开启方式-《深空彼岸》
            
            
            
                
    第(3/3)页
      这哪里还是超感状态,在他看来,简直是超神状态。
      这是什么领域,他怎么会这样?
      最为关键的是,这里像是一片隔绝的空间,没有丝毫声响,如同失去星斗的荒芜宇宙,冷寂无比。
      自己不明状况,他从经文中来找,连倒背都可以,更遑论是再次的仔细研读。
      不久后,他在先秦方士的传承中找到一段经文,超神状态的直觉告诉他,答案就在这个段落中。
      关于这一段,在竹简译文中较为靠后,原本不是王煊所能接触的,需要他的境界更高一截才适合去领悟。
      但是现在,他的自身的情况却与这段相符。
      在这段经文中,提到了虚,谈到了静,又说到空明时光,相当的艰涩,断续间,让人难以理解。
      关于这个段落,林教授也不理解,他不得已附上先秦时期的古老原文。
      如果是在平日,王煊难以琢磨出它的真义,但现在的超神状态令他大脑格外的清醒与敏锐,竟渐渐明悟出一些东西。
      很快,后世的一些法,以及对修行的解释等,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冥想、黄庭内景、致虚极、守静笃……一些后世的法,以及字词等跳跃出来,帮他渐渐理清这段先秦经文的真义。
      在冥想领域,有一种成就堪称极致,所谓的宗师都难以触及,追求一生都难有所获。
      极致冥想,有时候又被称为最高冥想,那就是一个人进入这个领域后,可以在自己的虚寂世界中呆上几年,甚至很多年。
      而在外界,可能仅仅过去几分钟。
      现在,如果用冥想来解释的话,王煊就处在极致冥想状态中。
      而如果用《黄庭经》来解释,那就是,他现在进入特殊的黄庭内景地。
      在《道德经》中也有提及:致虚极,守静笃。
      显然,这是隐语,描述了走旧术路的一种特殊状态——虚静,也道出了内景地的状况。
      无论是从冥想,还是从黄庭道家来解释,都突显了这种状态的神秘,外人难以理解。
      王煊回过头来再看,被视为冥想中的最高层次,以及黄庭内景地的描述,其实都只是……先秦方士根法的某种状态。
      哪怕处在超神状态中,王煊还是一阵出神,相当的吃惊,最高冥想,黄庭内景地,都只是先秦竹简的正确演练方法?!
      他很震撼,如果理解没有错误的话,他现在时间很充裕?
      以冥想来理解,那么他在这片特殊的虚寂之地,可以呆上几年时间。
      而如果以道家的理论来理解,他进入内景地,正处在空明时光中,可以长久停驻。
      王煊没有亢奋,也未过于激动,而是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冷静状态,他决定试一试。
      然后,他开始在这里演练金身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