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次,于英也彻底被吓破了胆,握着宝剑的手都明显有些颤抖了。 之前接连战胜楚军,所产生的优越感,也在杨川接连异常的布阵下,彻底被打破。 “元帅大人,请先安心留在谷中,待末将率兵前去打探!” 事已至此,若无人充当敢死队,接下来要丧命之人只会更多。 随后,在与于英进行了坚定的眼神对视后,那名偏将也率领着一千人马,毅然决然地向谷口杀去。 然而,就在众人来到谷口之外时,却是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 这山谷之外,竟无齐军的一兵一卒? 查看了一眼四周,也不曾看见能埋伏兵马的灌木丛,或是嶙峋之地,莫非... “快!速速将此事禀告元帅,我等继续向前查探,若果真没有齐军埋伏,便可直接向襄城进发了!”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康军们又在提心吊胆中度过。 周围越是寂静,他们的内心便越是不安,也实在想不通,杨川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而于英也更加笃定,在去往襄城的路上,会有一场大灾难在等着自己。 ... 彼时,杨川已经与众将回到襄城之中,只是过了许久未曾见到康军身影,胡令也不由得担心起来。 “王爷,莫非康军见我从谷上撤出,忽然改变了行军路线,大军向东谷口突围而去了?” “呵呵,绝不可能,之前于英已经在东谷口吃了塔里德的亏,眼下又岂会重蹈覆辙?” 说到此处,他忽然笑了笑,转而背起手对众人说道:“方才,我之所以下令撤军,只为令康军更加胆怯尔。” “若他们冲出谷口,便中了我军埋伏,为了帮助于英脱困,只会奋力死战,则我军的伤亡概率便会加大,可我偏偏将大军尽数撤走,不留一兵一卒在谷外,反倒令康军摸不清我军动向,从而一路都是提心吊胆的。” 不管怎么说,这伙康军也有十五万之众,想要战胜人数众多的大军,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不断削弱他们想要反抗的决心。 事实也足以证明,杨川此举对康军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随着时间又慢慢流逝,直至黄昏时刻,众人才终于在东门不远处看见了缓缓赶来的康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