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韩非疑惑地问道:“师尊,何为人道?” 赵括停下脚步,一字一句道:“人道即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格物致知,致良知!”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格物致知,致良知?” 韩非默念着赵括的话,努力使自己能够体会到这几句话的含义。 赵括嘴角微掀,轻笑了一声。 战国法家?又怎么可能与后世的心学相媲美? 莫说是他韩非了,就算他的仙师来了,听了这几句话,都得跪。 “人性善恶又怎么会是一句话可以概括,我再赠你四句,你给我听好了。” 韩非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听闻还有四句,连忙竖起耳朵紧盯着赵括。 赵括继续踱步,扬起头默念起大学时熟读的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韩非此刻成了复读机,不停地念着赵括的话,整个人站在大殿之下一动不动,仿佛入定一般。 赵括笑着摇摇头,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拿起笔,在韩非的批注上画下一个大大的叉。 不仅是韩非,就连殿下的几名司尉都愣愣地看着赵括。 他们只知道,赵括是个依靠权利凌驾于众人之上的蛮横之君,但是直到现在,听了他说的这番话后,众人才幡然醒悟。 原来不是赵括蛮横,而是害怕将所要执行的变法深度剖析之后,这些老朽们根本听不懂。 事实证明,赵括的决策是对的,就算他们听了,也最多是一知半解。 “至善致良知,以心为本格物致知?” 实在是太深奥了,足够拿回去耗费一生所学恐怕也难窥一二。 “师尊,我懂了!” 韩非猛然喊了一句,脸上带着欣喜。 “所谓人之本性,不可用善恶一概而论,要引导,要参照!” 赵括撇撇嘴摇头道:“此事你暂时先放下吧,待有生之年,会参悟的。” 这话,赵括绝对是在夸他有灵性,虽然不多,还是有的。 韩非却是一脸委屈:“还请老师明示,参悟不到,学生夜不能寐啊!” 赵括无奈只好再多说两句:“汝还是先从格物开始吧。” 韩非欣喜道:“何为格物,还请师尊明示。” 这学生真是学多了就会迂腐,连最起码的字面意思都要问一问。 赵括一笑伸手指道:“格人,格木,格花,格草,格天地,等你参悟了其中奥妙,方可参悟知行合一之化境!” “知行合一之化境?”韩非的眼前一下亮了。 赵括伸伸懒腰:“好了,你们继续工作,我得撤了。” 话音刚落,廉颇与蔺相如先后进入大殿,看见赵括就急忙走过来道:“太昌君,你做的好事!” 赵括一头雾水:“怎么了?” 蔺相如皱着眉头道:“大王正找你呢,你还是先去看看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