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真正目的-《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第(2/3)页
    户部尚书李文谈表情复杂,“一直往最不能碰的地方撞,也算是自找死路了。”
    “之前以为是小儿乱言,现在却变着法子涉及要事,死不悔改,本以为圣上要处置,但现在这冶铁工艺,恐怕真能让其起死回生。”这时,工部尚书赵肃也不禁感叹。
    六部尚书得到太子殿下动身的时候,也早就来此,只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这才来到了另一座楼,却不想让他们看到了更为惊悚的一幕。
    从去年年末以来,圣上似乎又厌倦处理卷宗的事情,除却军机大事之外,其它的很多事情都交给了丞相处置。
    可今日却亲自来此,连同宫内的一些贵人。
    是真来看热闹,还是另有心思?
    更重要的是,陛下已经亲眼目睹了冶铁工艺,光是那蓝玉的一通呐喊,简直就是在给其助力。
    如此能增强国力之举,那苏闲又免不了一番功劳。
    “这格物院也是出乎咱们预料,三天两头来这一下。”李文泰蹙眉,“我们也不能这么继续看了。”
    此刻。
    坐在首位的胡惟庸却并不言语。
    他从很早就悄然前来,从最开始一直看到现在,手指敲击扶手,目光却低垂。
    “丞相,还有几位大人……”
    这时,李佑也开口道:“的确不能任由格物院继续传出大胆狂言,蛊惑民心了。圣上就算有处置其的想法,在其一次闯祸一次功劳的份上,恐怕都会继续容忍……”
    “当务之急,就算其因为那所谓的未来驸马,不会被重惩。也要让其离开格物院。”
    “谈何容易?”李文泰道:“圣上摆明了要保!”
    “所以,我们得让这格物院开不下去。”李佑再道,其心中似乎早有想法。
    “谈何容易?”李文泰还是那四个字,“这可是皇长孙……”
    然而,李佑却是打断道:“这就很容易了,格物院一直以来都是自负盈亏,一年多来招收了太多工匠,吞并了很多店铺,乃至田产,甚至连皇田都在其中。”
    “而他们的唯一经济来源,要知道,可就只有一个所谓的香料店,也是以味精为主,至于那书坊,哼,据我所知可撑不起这么大的规模……”
    说到这里,其目的似乎分外清晰。
    “你的意思是?”李文泰愕然不已。
    “那味精如何制作,我们早已经知道了,这格物院既然提出了四民税收。没道理就让他们一直不纳税,光赚那味精的钱了。”
    “他们能赚,这天下百姓自然也能赚!”
    话音刚落,众人均已明悟,哪怕是胡惟庸都挑眉。
    “就这一个?"
    李佑连忙道:“不止,那四民税收论,可是得罪了太多人。只要丞相默许,自会有人不间断的找那格物院的麻烦。”
    “单单这一条,毁其经济根基,民心趋利,民间早有人暗中做了,咱们只是将其抬在台面上。”
    “至于接下来,没道理只有格物快报这一个蛊惑民心的渠道,咱们也得有。”
    此话一出,李文泰当即亮起了眼睛。
    “是啊丞相,我怎么没想到,他们出格物快报,我们也出京城速报,他们一月一发,我们就差人七日一发。”
    “他们说什么四民税收,我们自然也说其蛊惑民心,居心不良,所图甚大,只要摆事实讲道理,知道坏处的百姓越来越多,自会让其吃不了兜着走。”
    胡惟庸只是思考了半晌,这才笑道:“不错,是个好办法,下去办吧。”
    “是!”
    李佑答应一声,喜笑颜开。
    他一个左司郎中,自然不需要亲自去做。放出去一句话,自会有人使出浑身之力。他就不信了,仗着皇长孙的名义起来的格物院,真就向百姓宣扬毒论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
    坐拥满朝的青年才俊,稍稍改变几番口吻,自会有人对其口诛笔伐。
    圣上明显有意保他。
    不能往上走,那就向下行!
    想到这里,其胸中似乎酝酿起了万千言语。
    而就在这时。
    却见人群从远处开始,就哗然一片。
    愣神之际,胡惟庸已经听到声音,朝着声音来源处看去。却发现,那一群排列整齐的应天府衙的衙役。
    此刻就像是打了个大胜仗一样,竟然拉着一些“囚犯”,直接驱赶人群,让他们让出一条路,也不知道要往什么地方挤。
    “这是怎么了?”李文泰显然也注意到这一幕。
    早就有人下去打听。
    很快,有人匆匆跑来,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
    “丞相,几位尚书大人,底下人说,那应天府知府抓来了过江蛟!”
    “过江蛟?”在场的都是什么人,听到这个略带着江湖风气的名号,根本不屑一顾。
    只是李佑却眉眼一簇,只觉得这个名号似乎有些熟悉。
    “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山匪?应天府抓人就抓人,我京城四通八达,从哪个地方去不了他应天府衙,非要不长眼的从这个地方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