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登莱归心-《启复汉》
第(1/3)页
第375章 登莱归心
刘信启沉默了。
稍作思考就知道,许翰这个要求是仍然对赵国有希望,希望通过归还完颜宗隽,真的能让赵金两国达成和议。
可是刘信启知道,和平只能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
国不可弱、弱则受欺,这在后世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也是汉民族的血泪教训。
刘启那个世界,同时期的赵国,能在长江以南立足,最终靠的也是战争,而不是和谈。
一味的软弱最终得到的只是“搜山检海”这个成语,臭名万世。
“看他的命数吧,他要是能够通过谛听的追捕封锁安然回到金国,我就暂停派人追杀,若是他半路被截住,那就是他命中该有此劫。”
许翰知道兴汉盟和刘信启与南边的赵国朝廷不同,不会因为文官的话而影响既定的决策,况且许翰也不是兴汉盟的文官。
最重要的是,靺鞨瀚海是造成了刘信启父亲的死亡的最直接凶手,以前没办法,用他换取了刘家堡的生存,现在兴汉盟已经在这个世间立稳了,肯定不会再次妥协了。
“也只能如此了。”许翰算是接受了刘信启的许诺。
毕竟单以目前兴汉盟的规模,金国再想南下攻赵,就必须在胶水防线外布置一支大军,以防被兴汉盟堵了后路。
不过目前,离可堪一用的蒸汽机出世还远,精度不足导致的漏气一直是刘智木不能解决的问题。这里面牵扯到材料学和工业母机的发展,刘信启自己也爱莫能助,只能慢慢发展。
征收标准遵循《兴汉盟土地法》规定,并没有变化,征收时间是七月十日至八月十日。
刘信启直接选择招募。
不过话说回来,两者谁优谁劣也难说。
……
武器装备达到一代差,就能够形成碾压。而兴汉盟只要继续发展,与周边的其他国家,代差会越来越大,最终甚至会达到二代差、三代差。
许翰在登州转了一圈之后,趁着台风间隙,又坐船南下回了扬州。
因为给矿工保证了最基本的收入和安全保障,不再死命的压榨,莱阳很快就归心。即墨则因为见多了兴汉盟的船队,对于兴汉盟有信心,也在莱阳之后归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