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压力山大-《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1/3)页
    第403章  压力山大
    卢昌华的想法是好的。
    甲方直接给农民工发工资。
    可是承包商不干啊!
    反对的理由有两个。
    一个是农民工跟他们是雇佣关系。
    工资理应由他们发放。
    第二是,他们和甲方才是合同关系,你的工程款理应按照合同给他们拨付。
    至于欠薪问题,他们会及时补发,保障以后不再拖欠。
    可是这样的保证是没有保证的。
    他们依然有很多借口欠薪。
    这样的事要是再发生,那这个“昌和广场”也就不用开业了。
    律师也来劝说,说卢总要是这么干,是不符合法律关系的。
    卢昌华又和眯缝眼商量,这事要怎么办才行?
    眯缝眼想了想,提出了一个意见。
    “卢总,不如我们和这家建筑公司再签订一个补充协议,如果他们发生欠薪问题,只要证据确凿,我们就扣除他们的保证金,用来发放欠薪。”
    卢昌华一听这个主意,点点头。
    “有道理,不过还得问问律师,这么干行不行?”
    王瑶她们听了这个主意,也觉得靠谱。
    法律顾问听了,点点头,说道:“卢总,这个主意行。这是双方的约定,只要他们同意就没问题。”
    在昌和集团的压力下,恒建建筑公司签订了欠薪保证金协议。
    也就是说,恒建建筑公司把一笔钱交到甲方手里,甲方按照工程进度拨款,如果建筑公司发生欠薪事件,昌和集团就用保证金支付他们的工资。
    这也算是一种有效制约吧。
    昌和集团的这个举动,迅速被媒体报道了出来。
    沈洋等哈市的领导们都大加赞赏。
    更有媒体评论员写专题文章,探讨建筑市场欠薪保证金的可行性。
    建筑主管部门也觉得这个方法好。
    在市领导的支持下,他们召集了哈市建筑市场上的上百家建筑公司领导开会,商讨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按理说,主管部门的行业要求是不需要这些参与者同意的。
    就像裁判员的判罚标准不需要得到运动员的批准一样。
    结果可想而知。
    会议的主题从商量欠薪保证金的可行性,变成了批判大会。
    这些建筑公司的老板都大放厥词,高呼昌和集团破坏行业规矩,强行压迫乙方,这是乱用自己的行业领导地位,变相筹集资金等等。
    各种大帽子都扣了过来。
    这件事一下就传遍了哈市。
    更多的个体建筑老板都加入了讨伐的行列。
    一时间,反对的声音甚嚣尘上。
    更有人发动了媒体,引导舆论。
    说欠薪保证金是破坏市场经济。
    这下,让沈洋这些支持者有些尴尬了。
    而在风口浪尖中的昌和集团倍感压力。
    两口子虽然已经返回了北宁,可是这些压力他们一点都不少。
    沈洋当然不能让这些舆论泛滥,他也动用媒体发出了支持的声音。
    黑省上下对这个欠薪保证金展开了论战。
    这件事引起了央媒的关注。
    他们派出了团队,去到全国各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