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升级改造-《女人不易》
第(2/3)页
曼青端起咖啡o,轻戳了一口,方才说道:“我要说的就是朴根七的事情。你应该知道的,他除了是韩国羽阳公司的副总,还是羽阳汽车研究院的所长。过去这十几年里,羽阳的发展可离不开他这个人呀。”
“朴根七这个人,是有些本事的。羽阳这些年,从汽车设计、模具开发、整车装备,几乎都是他一手抓起来的。就是这人,听说有些清高。这几年,好像跟他们公司的柳总有些不对付。之前,王杰、孙虎,亲自去首尔跟他见面聊过。可是话不投机,没几句话就给人家捻出来了。”顾鸿恺半阖了眼睛,缓缓说道。
“朴根七这个人,想法还是通达的,要不是他引进了英国人的技术,为羽阳汽车设计了第一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恐怕羽阳还没有今天的规模。”曼青一面说,一面从包里掏出了一张名片递了过去。
“我跟朴根七聊了一下,他其实对我们鸿运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他觉得我们走的路子,和当年羽阳走的路子很像,都是要高质量,又走平民价格的汽车产品。”
顾鸿恺凝视着名片上“朴根七”的汉字名字,不由得笑道:“其实也不一样,羽阳一开始赚钱的并不是汽车子公司,主要还是靠着贸易顺差赚了不少补贴,还有一样进账比较多的金融投资行业。咱们鸿运呢,就是一根筋,走到底,既然是做汽车,那就得全力以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当然了,咱们的问题也很明显,万一汽车卖不了了,那也就完了。”
曼青知道,顾鸿恺说的都是实情。鸿运汽车从诞生之初,到现在,靠的全是危机感下的自我鞭策。一家企业,倘若只满足于现有状态上,很容易就被时代所淘汰。
这就是鸿运的根子所在,有改变的决心和毅力,有不得不进步的危机感。
“咱们之前讨论过的,图版加铅笔的开发方式已经太过陈旧了。要想彻底打进国际市场,光靠噱头还不够,咱们的生产基地也该更新升级了。我想,我们完全可以考虑与羽阳汽车合作,引进他们的计算机开发模式,甚至可以请他们的专家过来,给我们的工程师做培训。”曼青望着顾鸿恺,笃定说道。
“明天,朴根七在下午会有一段时间有空,我约了他在咱们酒店下午茶。大致的合作方向,我已经跟他谈的差不多了。具体的一些细节罗氏,你可以亲自聊一聊,看看是不是值得合作。”
顾鸿恺擎着一杯红酒,对曼青说道:“你可真是我们鸿运汽车的福星啊。”
曼青笑着举起了咖啡杯,“但愿如此。”
隔日,顾鸿恺与曼青一块在酒店的包厢招待了朴根七下午茶。三人相谈甚欢,并且十分契合,许多问题点上的看法,几乎如出一辙。
关于鸿运位于柠城新基地的硬件设备改造升级,乃至于培训额事情,很快就敲定了初步合作意向,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