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四是立下一座金塔,声势太过耗大,容易引起民间百姓们的议论,五是:太后过寿,万邦来朝,立下一座金塔,容易让各国使节误会。” 听到和珅的话后,乾隆皇帝的脸色,明显更加阴沉。 这些个理由,他的那些个好臣子,比和珅说的还好,笔下更是写的妙笔生花,他早已经是腻烦了。 看着无比阴沉的乾隆皇帝,和珅话风一转,接着说道。 “这些理由,看似充分,有理有据,但是依微臣来看,颇为的可笑。“ “文武百官们以此为借口,阻碍皇上为太后尽孝,臣只能说他们迂腐又无能,臣有办法,让他们牙口无言。” “…………” 听到和珅这么说,乾隆皇帝闻言,眼神一亮,说道:“哦?爱卿有办法,快快说来!” 和珅这边,恭敬的将手中的折子,递还给太监总管李得全,随后,站在乾清殿款款而谈道。 “在许多朝中大臣看来,皇上为生母立金塔,纯属是面子功夫,除了好看之外,一无事处,这实在是迂腐之言。“ ”大清朝疆域广阔,拥有几十个省,时间一长,最是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一来,为太后贺寿,除了可以表达皇上对生母的孝道之外…” “二来,还可以祝寿之名,传播帝王威仪,让地方官员与地方乡绅加强对朝廷的敬畏之心,加强中枢与地方的联系。” “三来,太后过寿,是国之大事,而且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为了这些,难道为太后立一座金塔,还算奢侈吗?” 听到和珅的说法,乾隆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赞赏。 虽然乾隆皇帝很清楚,他之所以要为太后立一座金塔,只是因为自己想要超越爷爷康熙皇帝,对孝庄皇太后的孝道,哪里想过这么多事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