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语惊四座-《三国之玺传天下》
第(2/3)页
崔州平道:“陈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他所说的话自是金玉良言,崔某以为此论最高。”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王越沮丧万分,看来虎贲郎中的位置被陈才兴夺去了,除了陈才兴外,其他人无不垂头丧气。
突然,王越身后传来刘宇清朗的声音,“智者千虑,或有一失。陈公的剑属金之说有失偏颇,小子认为,剑与五行皆有关。”
“黄口小儿,居然敢在此胡言乱语。来人,将他打了出去。“坐在崔州平下首的太尉府长史李平怒喝道。陈蕃在延熹八年做过太尉,对当时还只是令史的李平十分赏识,有栽培提拔之恩,所以李平听到有人对陈蕃所说提出异议,顿时怒不可遏。
孔融颇感兴趣地看了一眼身着褐衣、卓然而立的刘宇,笑道:“李大人,先祖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妨听他说些什么,若是信口雌黄,再将他打出去不迟。”
王允道:“既然来在这堂上,便皆可发言。不过,你若是信口胡说诋毁陈公,别怪我责罚于你。”
刘宇向上揖礼道:“剑为铁铸,诚然属金,但练铁用碳火锻烧,得火、木相助,练剑需用水淬之,属水,而铁石从土得来,属土。故剑为五行混化,得木性之曲直、火功之锻炼、土性之浑厚、金质之刚柔、水德之清决,所以小子以为剑得五行之功而成。“
堂上一寂,崔州平叹道:“妙哉此言,当为之浮一大白。“
孔融问道:“小友姓甚名谁,此番言论从何听来。“刘宇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还是个少年,以他的阅历不可能说出这番话来。
刘宇的脑中闪过刘备常说的那句话,脱口而出道:“小子刘宇,乃长沙定王之后,光武皇帝同宗八世孙(1)。剑得五行之功乃小子在族间时听长者所言。“
王允微微点头,道:“原来是皇室宗亲,可坐下说话。“刘氏宗亲数量庞杂,庶枝大多凋零,但其中也有不少底蕴深厚的,他哪知刘宇只有借皇室身份搪塞他。
刘宇躬身一礼,盘腿坐在顾明身后。他表明是长沙定王之后,满堂众人反应平淡,就连王越也没有回头。倒是顾明回过头看了他一眼,轻声嘀咕道:“小宇,我就怀疑你姓刘会不会是皇室宗亲,你小子隐藏得挺深的。“
刘宇有些失落,这个长沙定王之后抛出去后众人反映平淡,他总算能体会出几分族叔刘怀说起身份时落寂表情了。自汉高祖刘邦建朝以来,西汉、东汉历时近四百年,期间还曾改朝换代,皇帝就有二十多个,宗族延续了十多代,如果从刘邦算起,汉室宗亲少说也有几十万了,除了天子嫡枝,像自己这样的庶枝早已沦为普通百姓,当年汉光武帝起事之前不也是在乡间种田吗?汉室衰微,外戚、宦官、世家把持朝政,谁还会把一个远房的皇室宗亲放在眼中。
只听高堂之上王允的声音道:“今日论武,赤宵剑馆和含光剑馆不分上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请赤宵剑馆和含光剑馆派出人手比试,角逐胜者。“
王越大喜,陈才兴却脸色铁青,狠狠地瞪了一眼刘宇,若不是这小子多嘴多舌,今日论剑的胜者便是自己。
陈才兴背地里曾多次讥讽王越的剑术是乡下把式,可是他心知肚明,自己还真不是乡下把式的对手。看到王越已经起身脱去外面的锦袍,陈才兴也不得不站起身,明知不敌也要战上一场,要不然被人得知自己不战而败那赤宵剑馆只能关门了。
王越脱去外罩的袍服,露出青色劲装,执剑在手,不丁不八站在堂中,等候陈才兴。陈才兴心中暗哂,乡下把式就是乡下把式,毫无礼仪。心中一动,若是自己能将剑礼完美展示,未战便先赢了一筹,即便打斗起来不是王越的对手,也不见得王大人就算选中王越。
脱袍、解剑、揖让、躬拜、脱鞘,陈才兴一举一动都合乎礼仪标准,李平赞道:“才兴一举一动甚合礼仪,不战自胜。“
刘宇大怒,拉偏架帮忙也要有个度,比试都没比试就说陈才兴赢了,当别人都是傻瓜吗?刘宇朗声道:“不知靠礼仪能否平定黄巾之乱,若是贼人要伤王大人,莫非也用礼仪前去应付。“
崔州平、孔融放声大笑,王允也捋须莞尔,李平怒视刘宇,恨不得一口吞了这个滑头滑脑的小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