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书香企划火了-《蜀客到江南》
第(3/3)页
小小的泸溪县尚已如此热闹,遑论成都府,三京地区更是如烈火烹油,在充足的筹备蓄势下,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大宋全境
许承年预想过,这「书香」计划会让他大赚一笔,却不不曾想,这一个抽奖和一批小挂件玩偶,能直接清空他的库存!幸好,他从毕家得了活字印刷术,才不至供不应求。雕刻工人夜以继日,两班倒地疯狂工作,才印出一批又一批的书籍,被运输到各家书局,趁热打铁地摆上书架,迎接这个让人喜笑颜开地新年
这头书局让新年添了这些热闹,杜沅也没跟着掺和
她除了上课,就是翻书研究冶铜,杜衡几人的鸡卵孵化很成功,参与的学子都各自写了孵化报告,几人市场聚在一起头脑风暴,各自提出见解,想着解决寒冬天里提升鸡仔的存活率
秦老爷子又找了杜沅几回,带着姑父秦知源,几人仔细探讨过医学院计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杜沅也不藏着掖着的,直接举了个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千金方的例子。医药大家著书立说要穷尽毕生之力,传播途径有限,也是因为医药的专业性太强,若是会的人多了,一人研究一类,综合起来,整理汇聚,不就是天下医药的百科全书,收录得更全了么?这真的是方便当下更是利在千秋的壮举。前人著书立说,也是为了指引后人的来路,更是让后人在此基础上深耕细研,提出更精炼的见解,为前人查漏补缺。人吃五谷生百病,内科外科儿科刀伤箭疤,一个大夫哪里样样都擅长,但人又不挑着医馆里大夫会的病去着,所以,这医学院办起来,好处多多呀
等培养出一两批人来,有了经验,就总结成医学企划,向临近州县甚至三京地区推广,要让全国都像开办书院一样办医学院,每年招生,实行常态化!
有了这个医学基础后,再搭建一个医学平台,供全国的医学大家讨论学术,博采众长,共同为大宋的医学进步出一分力!
杜沅这次的企划内容翔实,讲得秦家父子热血沸腾,医者父母心,见惯生死仍心怀敬畏!
秦老爷子当即拍板,要牵头去做!几人反复推演,一一讨论医学院建立的痛点,难点,逐一攻破,给出解决法子,然后分头去找人,为筹建坐着准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