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杜衡该去哪个书院?-《蜀客到江南》
第(2/3)页
傍晚,杜辰下衙回家。父子几个都热烈地交谈着,杜衡得意地宣布,自己会骑马了,说还想跟着许易学拳脚。杜仲小小人儿,满心都惦念着路上吃过的冰饮果子,还想坐船。
一家子热热闹闹用过晚饭,又坐了好一会儿,杜沅姐弟才随着杜辰去书房。
杜家布置了两间书房,内书房给几个孩子用,外书房给杜辰用,也做待客用,接待熟稔的好友。
“衡儿怎么说?”杜辰说欲给杜衡找间书院,
“爹做主就是”杜衡也知道,爹回朝后,无法再像旧年,日日手把手带着他们读书,苏洵给苏轼沈括和杜衡三个出过几次题目,他的策论文章只能说中规中矩,既不如苏轼的剑走偏锋,肆意飞扬,才华斐然。也不若沈括基础翔实,行文流畅自然,观点明确。
“嵩阳、石鼓、岳麓,白鹿洞书院合称天下四大书院,主讲各有千秋。要求入院生徒对经史有一定了解,赋诗作文已有一定基础,甚至还要通过一定的考试或推荐,才能选拨入学。汴京嘛,则有太学和南山两处,如何取舍,你也想想”杜辰也是下了些功夫,给儿子思量权衡过的
岳麓?杜沅曾听同学安利过她母校,说纵观中华历史五千年,岳麓也是脱颖而出的千年书院,由于教学质量持之以恒地保持高水准,建院有章,治学有方,岳麓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经世济民之才。人才之盛带来学术研讨之盛。从著名的朱熹会讲到成为湖湘学派的摇篮;从宋代的理学到明代的王学;从朱熹、张栻、吴猎、王守仁、王夫之、罗典、王文清等巨儒到近代***的老师、杨昌济,可以看到岳麓书院学术思想发展的轨迹,及其对湖南文化乃至其它方面发展的深刻影响。
岳麓书院是现代全国重点大学湖南大学的前身,延绵千载有余,且一直是高等教育学府。这在国内独一无二,在国外亦举世罕见。有些堪称世界最早的大学,其成立产时间与古岳麓书院相比,也稍逊风骚。如岳麓书院与法国创建最早的大学--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神学院的创建时间相比,要早281年。12世纪末创建的英国牛津大学也比岳麓书院晚建约300年。
“爹,四大书院都太远了,衡哥儿连书童也未有一个,怎么放心他外出求学。独个儿在外头,要人忧心”
“往后大些,或可去游学多些交游”杜沅当即说话,这几家儿师资力量都是个顶个儿地拔尖儿,却不适合十岁出头的杜衡
再者说,京城里还有胡瑗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