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六月初三,颍州知州秦傅采纳了张翔的意见,派了两千人出城,命令他们在两日的时间内驱散方圆百里的近万百姓,并让他们不用回颍州,直接向东行,让他们去奉阳府。 秦傅心中也明白,如果守不住城,那把这一万多百姓带进来也无异于是找死,而且现在的颍州城已经够乱了,再把这些人带进去,那只会更加混乱,甚至妨碍到他们的守城重任,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干脆直接把他们丢给奉阳府,若能守住了城,西金大军退了,他们再回来也不迟。 另外,张翔精心挑选了三十六个斥候,并把提前准备好的路线图交给了他们,让他们按照他所标注的路线图前往上元平原探查敌情,并把他们分成了六批,每批六人,消息用传播的方式递进传来,若发现西金有后备军的消息,务必保证西金后备军进入上元平原之前他们能事先得到消息。 还有,坚壁清野的一千人队伍张翔也分作了四批,每250人一批,以颍州城为中心,南北各两批,从西往东开始行动,能割收的农作物就割收,不能割收的就毁掉,总之,就是千万不能让西金大军进入颍州后能得到一粒物资。而且收了农作物的队伍也不用回颍州城了,因为应该是没机会回来的,被西金大军发现的概率会很大,所以他们北面的两批收了农作物就直接绕道去奉阳府,南面的就去利州。 也就是,这派出去的三千人队伍是不能再回颍州城的,那颍州城内的两千官府官兵加上兴化营的五千人,也就只有七千人守城。 而且这七千人,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只有兴化营那五千人。 七千人能不能守住三万饶强攻,别秦傅这个知州没多少信心,就是纪恪这个一个禁军营的指挥使也没有多少信心。 当然,张翔自己的信心也不是很大。 在战争中,攻城方只要多余守城方三倍的兵力就有破城的可能,而且那是鉴于双方战斗力持恒的情况下。 南楚军队的战力,北麓军在第一梯队,强在协同作战的步兵战术和单兵作战能力,而且人数三十万,可与现在北辽号称十万的铁骑比肩。 张坚时期的北麓军,号称下第一强军,张坚镇守北边十七年,给北辽铁骑留下的阴影可不。 即便现在到了枢密使文博手里,那基本也还保留了八成的战力。 真定军和神武军在第二梯队,强在军队素质。 南楚禁军营才在第三梯队。 西金李聚光的兵马算是西金中最强的,而他的大将裘邢简的轻骑又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毕竟裘邢简的轻骑也是可以和北辽铁骑抗争一下的存在。 只是这裘邢简的轻骑兵一般都不足一万人,因为打的都是奔袭战,要的全是骑兵精英,兵马太多会拉胯整个军队,所以才没有那么令人可怕。 但在一定的程度上,李聚光的兵马战力还要高于真定军一丢丢的,真定军镇守西边这么多年,在与西金诸多的局部摩擦战里面,败率是高于胜率的,只是有附近诸多州府的出兵配合,才一直没有让西金占到便宜。 此刻真定军已不在,光靠兴化营这五千禁军营的将士和两千官兵,且对方三万人,已经高于四倍的兵力,张翔能有什么信心?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毫无用武之地。 他心中没指望这七千人能够守住颍州城,他只是希望西金没有后备军,他只是希望这七千人能够守住两日。 如果西金没有后备军,那只要能顶住两日,那西金一定会撤军。 如果西金没有后备军,两日攻不下还不撤军的话,只要奉阳府和利州的援兵一到,他就有办法让西金这三万人永远留下来。 这才是他心中所希望的。 当然,现在所想也不过是根据眼前的形势所判断出来的,毕竟战场瞬息万变,但凡出了一点纰漏,所有的结果也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张翔心中自就没有信心去保证能不能守住两日,如果一都守不住,那就另当别论了,西金若是一就攻破了城,那这城内的七万多百姓加上他们这些人,都会成为西金大军的俘虏,任人宰割。 所以在这晚上,张翔寻思了很久,把林飞鸿和奴叫了过来。 他打算让林飞鸿第二先护送奴去奉阳府,如果能守住城,他会通知林飞鸿再带奴回来,如果五日之内林飞鸿没有收到他的通知,那就让林飞鸿把奴带回平州。 对于他的这个决定,林飞鸿没有拒绝,他自从跟了张翔的那一,就会无条件的会服从他的命令。 但奴不同,死活不肯走。 倔强的:如果驸马不走,她也不走,就算死也要跟驸马死在一起,如果她走了,驸马但凡出了意外,她也没脸回去见公主,出门的时候公主就了,让她好生照顾驸马。 对此,张翔还耐心的开导了她一番,他是朝廷驸马,有义务肩负起保护这朝廷百姓的责任,他不能离开。 但丫头怎么都听不进去,摇着脑袋,就是一句话,他走了,她也走,他不走,她就不走,其他的,她都不管。 于是,张翔也就只能任由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