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寒冬-《毕业十年》


    第(2/3)页

    男男赶紧又宽慰解释说:“妈,你也别担心,我也不是不休息,就是不来回赶路了,太折腾。我三十那天会去范哥家过,也很不错,咱从来都不知道北京人过年是个什么气氛,这正好有机会去体验一把,多好啊,哈哈哈。”男男干瘪瘪的笑声,让他自己都觉得陌生,他什么时候这么笑过?

    妈妈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说:“好吧,反正你们的事我也不懂,但你一定要注意身体,注意饮食。你跟你爸体质一样,都容易上火,千万少吃辣椒,多喝水……”妈妈在那头唠叨着,男男没有像以往一样不耐烦地数落她,而是静静地听着,他从来没觉得妈妈的唠叨如此温暖过。

    妈妈说得差不多了,男男才把话接过来说:“好了妈,我知道了,那你和爹说一声,等这个项目结束了我就回去看你们,你们要多保重啊。”

    挂了电话,男男一阵心酸,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一年在外,连过年也不能回去陪陪老人。他想象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电视机前孤独地看着春晚,不由得掉下眼泪。春晚,没有家人的陪伴,不过是一台普通的晚会,是亲情赋予了这台晚会生命和意义。每年,男男的妈妈问男男什么时候回家,都会用春晚作为一个时间节点: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春晚?你能赶上看春晚吗?而今年的春晚对于男男的父母来说,失去了一切意义。

    平日的北京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到了春节反而人烟稀少了,外来几百万务工人员都回家过年了,老北京人又都以家庭聚会为主,街上、市场、小区一下子都安静了很多。老北京人可能会幸福地享受一段安静的时光,但对于男男来说,这样的安静,更让他感到心寒与寂寞。没有工作,没有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巨大的压力一齐袭上心头,男男甚至开始犹豫,还要不要继续留在北京。

    于大哥留下的食物,在三十的前一天几乎吃个干净,可男男无论多饿,始终都没有吃那包速冻饺子,因为那是他三十的年夜饭。大年二十九,男男一直睡到下午1点多,实在饿得受不了了,他爬起来在屋子里四处找吃的,可除了那袋饺子,能吃的都吃完了。男男饿得头晕眼花,他坐在床上,无奈地望着窗外。忽然,他看见书柜角落,放着一袋不知道什么时候剩下的方便面调料。他站起来,走过去拿起来看了看,转身拿了一个碗,把调料倒出来,冲了点开水。顿时,整个屋子都飘荡着红烧牛肉面的味道。男男端起碗来,用嘴吹了吹热气,顺着碗边喝了一口,好香啊!他闭着眼睛,又喝了一口,仿佛在喝一碗老锅羊汤。一碗调料汤下肚,男男觉得身体暖和了许多,他又重新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下了。

    大年三十的春晚开始了。晚会的欢声笑语夹杂着破电视刺刺啦啦的杂音充斥着整个屋子,男男把电视的声音调到最大,他想用这声音驱走寂寞和孤独。但空荡荡的回音,仿佛适得其反地嘲笑着他的幼稚。男男的眼睛盯着屏幕,但始终无法集中精力,因为他脑海中无法控制地出现了爹妈的样子、佳佳的样子,他们的影像,像进入了一个梦境一样。桌子上吃剩的几个饺子已经冷了,不是男男吃不完,是他故意留的,因为按照传统,初一早上还应该再吃一顿饺子。

    丁零零,男男的电话突然响了。他一激灵,盯着电话看了半天,好像要确定一下,他这个被世界遗忘的人,还有谁会记得。他慢慢拿起自己的手机一看,是刘丽打来的。

    “喂?”男男有气无力地问。

    电话那边传来了嘈杂的笑声和春晚的喧闹声。“杜男男同学,过年好啊。”刘丽夸张的声音,听得出来已经喝得有点高了。

    男男勉强地笑了笑说:“谢啦,你也过年好。”

    刘丽的反应明显迟钝,半天才说:“对了,春节这几天你怎么安排的,有时间出来聚聚啊。”

    男男揉了揉眼睛说:“今年不行了,我没回家。”

    “啊?”刘丽似乎一下子清醒了许多,问,“你什么情沉,过年也不回家?”

    男男没说话。刘丽沉默了一下,“你是不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啊,你跟佳佳去阳城了?”

    男男还没说话,刘丽急了,“哎你别这样啊,我可没心情管你,你爱去哪儿去哪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我跟佳佳分手了。”男男说完这句话,电话的另一端一下子就安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