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时之间,小公主在京城之中一改之前的形象,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名享誉京城的孝子,尽管小公主目前只顾着埋头照顾母妃,并不理会这些事。 京城市井里流传的那些骇人听闻的事情总是更迭太快,前几日母妃生病的事还被全城传的沸沸扬扬,过几日又成了她小公主从纨绔公主变成病榻前孝子,种种诸事,都不过是闲人们的饭后谈资。 而小公主自然是不愿意当这些人的饭后谈资,更不愿意她母妃的病被这些人说三道四。只是,悠悠众口,她也是无可奈何罢了。 其实小公主小时候是见过母妃哭的,那时候母妃还是皇子府的格格,父王也还是个皇子。当母妃的母亲,也就是她的祖母过世的那一日,全府缟素,母妃哭的就跟个泪人似的,祖母要出殡的时候她还死死抱着祖母的棺材,不愿意她走。 她那时候年纪小不懂,甚至觉得母妃这样做是无理取闹,可人毕竟有心,何况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后来父王还跟自己说过,母妃心软爱多想,而她的母亲又是跟她有极深厚的感情的,那个时候父王还怕她会做出些什么傻事来。 结果最后什么也没有,母妃告诉自己,有些事痛着痛着就不痛了,撕扯灵魂的痛苦也能被时间逐渐冲淡,化为苍凉的沉默。 至此之后她再也看到过母妃露出那样脆弱的神情,像是易碎的琉璃。 “琉璃易碎彩云易散,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母妃就这么轻飘飘的说出这句话,只有在某些危难关头,才觉得是最有震慑力的。 另一边。 不远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唐怡宁缓缓爬上山顶,从顶峰望过去,能看到掩映在绿竹林里的一间小医馆。 她略懂医术,除了之前南方之行外,就是因为曾经受过这里的一位医师的点拨,之后她便觉得灵台秀朗,眉目清明,像是得到了什么仙人的指引,亦或是刚刚从华清池中沐浴洗净了一般。 之后唐怡宁的医术就更为精进了,为了将手艺练的更加纯熟,也算是悬壶济世了一阵,当时城中很多老百姓碍于她是恭亲王府的郡王妃,不敢让她瞧病,可后来自从她医治好了一些疑难杂症之后,她的名声可谓是在京城里打响了。 在这其中也少不了一些贵胄们慕名前来,她也接诊了,接诊后发现这些人与她们那个时候的富贵病差不多,整日大鱼大肉荤肥油腻的吃多了才会这样,那时候那些商贾贵胄们还不信,后来有个员外因为这而丧命家中,这群人才老实了起来。 古人们一开始总是讳疾忌医,若非有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冲击了她们,永远都无法看清和正视自己。 而她虽然因为收到不同的熏陶,思想开放前卫,若是能将现代的医学传到这里,也许很多像贤妃那样被病痛折磨的人都可以不用死。 其实,讳疾忌医是所有人的通病。即便是在现代,依旧不少人都是讳疾忌医的。如若不然,也不会导致很多病被发现了的时候,就已经药石无医了。 这比做什么王妃和开什么珠宝店铺更加有意义,但是人活在世,总归是有些身不由己的。 “若是我不做王妃,不当做钗子的匠人,不当珠宝铺子的老板,或许还能做个行走江湖悬壶济世的医师。” 唐怡宁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忽然有个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唐姑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