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冷一冷她,因为先前的事情对她多有纵容,不管她做什么都随她去。” “现在看来过于纵容也不是什么好事。” 不管是厌恶又或者是喜欢,女儿家的心思不能这样清楚的摆在明面上。而且你就算是不喜又怎么样?首先一点来者是客,再者这是长辈的儿子,多少也要有几分待客之道。 唐怡宁看了看有些担忧,但也知道现在黎昭也在气头上,不敢多说。 她提起了别的话题。“今年的考试中,不知道你排名多少,是否已经分配官职?” 黎源笑了笑。“这次名字还不错,在前三甲之内,来京城也是为了等待殿试,等殿试通过应该就会分配官职,目前还不清楚。” 黎源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一点骄傲自得,但明明他的成就足够让他骄傲。唐怡宁在心中点了点头,不骄不躁,这一点上还是不错的,而且能够中前三甲,说明文学也是很不错的。 “那你挺厉害的。” “这不是我厉害,我只是做了学生该做的事情。不管出什么内容,总是离不开生活时事亦或者书本上的内容。只要将这些吃透,并且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我想,在考试中想要获得一个好名次,是极为容易的。” 说白了就是体察生活和死记硬背,融会贯通呗。 “道理大家都懂,但能做到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我听说皇上最近考察的内容,都是前几年发生过的病灾,用来让你们写出执行方案?” “是的,反正考试已经结束了,我说出来也无妨。” “我这一次的考题是皇上亲自出的,问的是,针对三年前的洪灾,若是我市当地官员,我该如何处理。” 唐怡宁眨眨眼睛,莫名觉得这问题听起来有点耳熟。 如果换算一下的话,那就完全是21世纪的政治题目呀。 “如果你是书中的小红,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那么面对这样一份考卷,你是如何回答的?” 这1个问题,倒是让黎源露出了一种自信的笑容,这种自信不是自负骄傲,而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也是我运气好,三年前发大水的村寨,就是我生活的地方。” “我正好待在那个村寨,听当地的农民说那一年本来是一个丰收年,谁知道天降大雨,就像是老天也生气了,发下大水,山洪倒塌,水流江农村的庄稼全部冲散,农家人一年的希望就这样没了。” “那你是怎么做的?” 当时怎么做的呀? 这个问题勾动了黎源的回忆,他眼神有一些飘忽,仿佛当年发生的事情再一次重现在了眼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