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5.夺嫡风波(五)-《大明职场》


    第(2/3)页

    朱樉心有不甘的说道:“都这时候了,还不动?再不动就更没机会了。”

    刘璟将手中的黑子扔回盒中,仰头看了看天,若有所思的说道:“如今太子少了燕王这个劲敌,压力已经小了很多,他的精力已经腾出来了,恐怕他现在已经在琢磨如何对付咱们和其他藩王了,如果您此时有所动作,那无异于提示太子应该对咱们先下手,那时您的麻烦会无穷无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一局虽然胜负分了,但还有下一局嘛,这局关子下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下一局开盘能不能抢到先手。”

    朱樉眼前一亮:“先生的意思,以后还有机会?”

    刘璟的表情很凝重:“这一次,关于空印案一事,引发了陛下与太子政见相左,让皇上有了另立新太子的想法。陛下虽然对太子不满已久,但此事毕竟引发了朝局如此大的波澜!想想看,诸王虎视眈眈,太子小心翼翼,各藩王刚刚回京,立即就出现了诸王相互算计下套的事情,京中又接连发生谁也说不清查不明又谁都不敢碰的大案子,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朝野人心动荡,官员们无心政务,出现这样的局面,恐怕连皇上自己都没想到,再这么下去,皇上势必担心朝局会越来越乱。那几件大案子,皇上出人意料的没有下令追查就是明证,您请想,以往出了大案子,皇上一向都追的紧,什么时候有过这么松懈的时候?”

    朱樉越听越觉得刘璟分析的有理,点头道:“先生的意思是,父皇自己也后悔了?而且老四他率先看出来了?”

    “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有一点十分奇怪,就是诸王回京了这么久,怎么会一项差事都不给诸王分派?既然是考察新太子,择贤而立,为何不安排差事考较一下每个儿子才干?诸王在京中干巴巴待了这么久,只能说明两点,一是在更换太子一事上,皇上心中也没考虑清楚;二是您那几个弟弟在暗中搞的鬼蜮伎俩,皇上早已洞若观火了,而且是深恶痛绝,作为父亲,作为打下大明江山的皇帝,他绝不希望看到儿子们乱起萧蔷,更不希望江山就此乱了。所以皇上心中迟迟下不了决心,这一点,燕王看的清楚,太子可能也看的明白,所以燕王一定已经在暗中跟太子有了默契了。”说到这里,刘璟顿了顿,叹了口气,又拧眉说:“或许燕王有一些秘密的消息来源,知道的消息比咱们更多更快,但不管怎么说,从此以后不会再出现诸王在京选贤而立的局面了,较劲都会在暗中进行。”

    朱樉虽然心有不甘,但刘璟的分析句句在理,他无力反驳,只得问道:“那照先生的说法,既然父皇有了悔意,老四又退出了,太子的地位恐怕一时半刻动不了了,那我就不应该等等看看了,而是应该学老四,主动提出回西安去。”

    “那样做也不是不可,”刘璟平静的说道:“只不过燕王已经抢了先手,秦王您这么做,在旁人看来就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了,所以既然先手已失,不如先等一等看一看。”

    朱樉点头:“那先生指的看别人的动作和局势变化,难道是别人还会有动作?局面还会有变化?”

    “或许会,又或许不会。但是会的可能更大些。王爷请想,知道了燕王的动作,您着急,难道别人就不急?”刘璟狡黠的一笑:“比如前些日子暗中出手帮太子一把的人,他们同时陷害您和燕王,就是因为他们当时就已落了后手,到了现在,恐怕更是如坐针毡了,咱们现在对弈,商议对策,他们也一定不会闲着,快一点的恐怕已经商量好对策了,所以王爷不妨静下心来,先看一场好戏,好戏过后,或许有更好的落子之处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