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遥远的海 第二十七节 间谍案[额定第三更,求月票]-《海魂》


    第(2/3)页

    搞核物理研究的投入是相当巨大的,而且对基础设施。资源的要求特别高。别说日本,如同唐帝国,美国,德国等强国在战争爆发之前都没有在战前取得多少进展。以日本当时的国力来看。就更别想获得长足进步了。因此,在战前,日本的核物理研究基本上都处于理论阶段,虽然已经提出了建造核反应堆的计划,但是离开始建造还有很长地路要走呢。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日本本土缺乏铀矿,而要想进口铀矿,可并没有那么容易。另外就是日本一直是缺电国家,电力供应根本就无法满足核物理研究的需要。

    战争爆发之后,虽然日本在最初地半年里占了优势,但是唐帝国很快就扭转了战局,获得了优势地位,日本开始全面被动。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日本就更没有能力继续深入核研究了。在战败之前,日本曾经一度倾全国之力来发展核武器,可最终并没有多少结果。在工业基础被摧毁了的前提下,更不可能搞出任何成果来。

    也就在日本新军控制了本州岛之后,唐帝国的情报部门获得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地核武器研究计划资料。这是当时的绝密资料,唐帝国也因此初步掌握了日本在核武器研究领域内取得的进展。可以说,这是刺激唐帝国加速开发核武器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当时唐帝国获得的情报来看,日本在战败之前,已经初步完成了核反应堆的设计,而且正在准备开工建造。

    而在同期,唐帝国的核物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连日本这样的国家都走在了唐帝国的前面。更让唐帝国感到危险的是,已经有一批日本的核物理科学家被转移到了美国去,而且,这些科学家很有可能正在帮助美国研制原子弹!

    也许这些日本科学家给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带来的帮助并不是很大,毕竟美国也有不少的核物理学家。可很明显的,以美国的国力,如果要研制原子弹的话,那么进度肯定比日本快很多。也就是说,美国正在努力的制造原子弹。这才是让帝国感到最为害怕的地方,如果让美国首先制造出了原子弹的话,那么战争的结果很有可能改变,至少,这也将影响到整个战争的进程。

    当谈仁皓看完这份文件的时候,他也很是震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开发这种全新的武器,而且所有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新武器将给战争带来彻底的改变。那么,帝国在这方面到底走得有多快,走得有多远,是领先对手,还是落后于对手呢?

    “这是我才拿到的‘盘古计划1’的详细资料。”聂人凤将第二份文件给了谈仁皓,“之前,我也不是很了解帝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也一直很担心,直到了解到这份计划的时候,我才稍微放心了一点。”

    听到校长这么说,谈仁皓立即接过了文件,然后迅速地看了起来。

    在核武器研制方面,帝国并不比任何国家都落后。爱因斯坦是在一战前提出相对论的,而且在一战前就已经通过观察证实了相对论的正确性。而当时。帝国地科学家只是晚了两年多就推导出了质能守衡公式,并且立即开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世界上最主要的五个原子物理实验室中,唐帝国就有三个。分别在广州理工大学,江南理工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而当时。世界上至少有三成地原子物理学家是帝国的科学家。从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在理论研究方面,帝国地科学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有帝国的科学家提出制造核武器的设想,而当时最主要工作还集中在寻找合适的链式核裂变原料上。而这就需要进行大量地理论研究。以及实验,更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这也正是帝国科学家幸运的地方,在战争爆发之前,帝国政府一直在资助各大学的重点实验室,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而这其中,三所原子物理实验室就是重点资助对象。

    战争爆发之后,帝国率先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坐核反应堆,在21年底就开始动工建造。当时,没有任何人对制造核武器有绝对的把握。而且相关的所有研究都是空白。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得从最基本的阶段开始。再加上在战争初期,帝国必须要将更多的力量集中投入到战争中去。所以对核武器地研究工作并不是很重视。更主要的是,当时并没有任何的情报显示别地国家在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已经走在了帝国的前面,另外,也没有任何科学家可以说服帝国首相。让首相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核武器地研究中来。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帝国的核武器研究工程的进展速度就放慢了下来。

    到24年的时候,帝国获得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情报,即德国正在秘密兴建几座生产重水的工厂,而重水的唯一用途就是用来做核反应堆的减速剂!这个情报立即引起了重视,随后在德黑兰会议上,帝国就要求德国提供核物理方面的援助,而为此,帝国向德国提供了大批的援助,包括为德国提供了上千架重型轰炸机。而在此之前,德国已经数度提出引进唐帝国的重型轰炸机,可最后都被唐帝国拒绝了,而为了获得德国的技术,唐帝国将战略武器首次输出到了别的国家!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将核武器的研制工作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上。薛希岳把任务交给了陆军,在陆军成立了一个单独的秘密机构,全权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与开发工作。可问题是,以陆军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工程。

    到此,谈仁皓也明白了过来,海军是在偶然之中发现了帝国的核武器开发计划。随后聂人凤就把海军的发现汇报给了首相。也正是如此,首相才向聂人凤提供了相关的资料,知道这事瞒不住海军了。当时,陆军在开发核武器方面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仅凭陆军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个工程的,因此,让海军参与进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当然,那批帝国的核物理学家提交的联名信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封信的副本也在文件之中。这些科学家在信中没有过多的强调核武器有多厉害,而是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让美国或者德国首先研制出原子弹的话,那将对帝国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其实,这就正是首相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政治家,首相不会去考虑技术上的问题,在首相的眼里,用燃烧弹击败敌人与用原子弹击败敌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首相最需要知道的就是,原子弹对国际政治带来的深远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