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谈仁皓点了点头,没有回答郝东觉的话。 “听说这种战斗机的速度比P-51D还要快,如果不是因为几个主要的问题暂时还没有解决,因此无法部署到航母上去的话,也许美军的航母上就不会是F6F,而全是这种新的F4U了。”郝东觉的神色很是悲愤。“如果到时候美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都比我们的战斗机飞得快的话,恐怕装备技术办公室的那批军官就该头痛了。” “我们对战斗机的要求不仅仅是性能。”谈仁皓忍不住了,“一种新战机投产是很麻烦的事,如果产量上不来怎么办?另外,‘金鹰’的性能并不是完全落后,至少现在并不落后,没有必要立即更换新的战机。” “我知道,你说的是数量嘛,我们确实有数量优势,可是在保持数量优势的同时,为什么不能争取质量上的优势呢?” 谈仁皓摇了摇头。“这不是口头说两句话就能够办到的,就算速度上去了,如果价格太贵,而无法大批量生产怎么办?如果保养太复杂,导致出勤率过低的话,那有什么意义?还有,操作过于复杂,如果我们的飞行员无法适应的话,那会不会影响到战斗力呢?” 郝东觉也摇了摇头,显然不他完全赞同谈仁皓的观点。 “你应该听说过,美国向俄罗斯提供了不少战斗机,十几种型号,几乎把能给的都给了俄罗斯,可结果呢?俄罗斯的飞行员仍然比较喜欢他们自己国家生产的‘拉'式与‘米格’式战斗机,而不太喜欢美国的战斗机。难道是美国的战斗机不够先进吗?显然不是,就我们所知,俄罗斯的战斗机都很粗糙,有的甚至仍然用钢做结构材料,其加工工艺也很低劣,可实战证明,这些俄制战斗机更能适合俄罗斯战场上的恶劣环境,反而是精致的美国战斗机问题不断。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战场上有不同的情况,首先能够适应战场要求,其次才是追求更好的性能。” “可这两者也能够结合起来。” 谈仁皓叹了口气,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跟郝东觉说了。 “看看这份文件,你就知道了。”郝东觉笑了起来。 谈仁皓拿起了那份文件,有点不情愿的翻开了,他只希望自己不要感到失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