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考教-《重回北魏》


    第(2/3)页

    “阿姊……”冯玉华并没有立即斟酒,她知道冯润想要干什么,是以迟疑起来。心中有些不安,这么做是不是太过了。

    冯昭仪瞪了阿妹一眼,冯玉华无奈,她对这个二姊一向又敬又怕,只好执壶斟酒,只是并没有斟满,离盏口尚有五分之二的距离。冯昭仪见了,也没有说话。

    “二郎喜好史书,可读过《春秋》?”

    “夫子所编,岂能不通读。”

    “孟轲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二郎不必拘于古人,且自叙所思即可。”

    这个问题,如果照本宣科说不难,读《春秋》的都知道,前世拓跋慎就看过一些儒家典籍,这句话的解释一般在前言,序言中就有。

    可是冯润要他说自己的想法,摆明了给他挖坑。一本书怎么可能真管的住乱臣贼子?照本宣科的话,不符合世间实情,会被她讥讽读死书不会思考,迂腐,可若是不这么说岂不是一顶曲解古人的帽子就会都头上。

    想了想,还是照本宣科吧,她最多说我腐儒,却不能说我错。

    “孔子作《春秋》,其以微言大义存焉。春秋之世,臣弑君,子弑父,礼崩乐坏。孔子见之不安,故作《春秋》警之。《春秋》所述,盖一礼字也。此孔子欲以文礼诛乱臣贼子。故此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说。”

    冯昭仪看着拓跋慎,说道:“答的甚好,可见是用了功的。”

    拓跋慎抬起头看了冯润一眼,就这么放了我了?

    这种解读其实是有诸多漏洞的,比如,这世上有个词叫做“《春秋》笔法”的,换种说法就是遮遮掩掩,跟使“乱臣贼子惧”的提法不符合的。

    冯润拿起斟了酒的酒盏,倒在一边的瓷盘中:“玉华,这盏酒殿下不用饮了,再斟一盏吧!这酒虽好,也毋需不舍。”

    拓跋慎看着冯润手上动作,听了她的话,顿时傻了,好像一瞬间整个世界对他充满敌意。

    冯玉华知道阿姊生气了,这下不敢再跟拓跋慎客气,于是同情的看了拓跋慎一眼,再满满斟了一盏,都差点溢出来了。

    冯润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笑看着拓跋慎,接着问道:“孔门弟子虚数三千,成名者七十二人,其中,冠者,童子各有多少?”

    咦!这不是金老那部《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段子嘛,黄蓉去找南帝段智兴时,哄骗渔樵耕读四小弟中的朱子柳时,抖了这个机灵,哄的朱子柳一愣一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