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南胜北败-《重回北魏》
第(2/3)页
打仗虽然有奇正相辅的说法,但说到底还是要以堂堂正正之阵为主,力量更强,占据上风的一方获胜才是常态,而且现在这种战场固定,双方力量透明的状态他也做不了什么,更别说他的人马比王玄邈还稍多一些,这些情况下以势压人自然是第一选项。这种硬撼的场面也能让百姓更多的体会到朝廷的强盛。使良民对朝廷更具信心,也更能震慑宵小之徒。
。。。。。。
拓跋慎凭栏而立,往军旗阴影的地方挪了挪。武帐冈位于宣武场正西的地理位置正好有利于观察,等萧锋等人的四千骑兵进场以后,拓跋慎就集中精力观看起来。这种讲武活动他还没参加过。
以前在宫里不是没见过几千汇集的场面,论起人数,元日朝会时前来参加庆贺朝会的官员和诸王,宗室及其女眷前前后后几可达万人,比起这四千人多了几倍。可是论及气势,四千骑兵的对敌军阵,哪怕是假打,感觉上也与朝会上的气氛大不同。
元日朝会整体气氛是肃穆的。而战场之上……
看着场下耀耀生晖的刀戟戈矛,听着军马齐步上前传来的振地摩擦声,拓跋慎顿觉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即便他现在身在冈上,也不由对此生了些心驰神往的感觉来。
“于卿,你可参与过朝廷讲武之事?”
于忠回过头道:“下官曾于太和四年秋时随家父参与过南郊大阅。”
太和四年,那还是他出生前一年的时候。
“卿可还记得当时情景?与这场中相较如何?”
于忠想了想,用鲜卑语道:“当年阅武,是因为萧氏初使之故,所用也是古来旧礼。申校军令而已,与今日南朝军礼大不一样。”
拓跋慎以手摩挲木栏,漠然不语,想道:这算是学习汉族礼教的负面反应吧!
自从本朝进入太和以来,因为汉族礼教影响力的渐重,再加上朝廷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内政上,而且南朝又没有出现再次捡漏子的机会,对军事上的成绩松懈了不少。这大概也是当时不搞本族骑射而取汉仪旧礼的原因之一吧。
如今朝廷国力军力都还在南朝之上,倒不怕南朝跳脚,可是战斗力的下降却是事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