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议决-《重回北魏》
第(2/3)页
这下郑道昭真是无心之失了。
郑道昭之前不说有策其实是没机会,现在等李彪说完了才说,不是给李彪难堪吗?
如果是汝尔之交还好说,可他跟李彪的交情还没到亲密无间的地步,而且李彪既是他的上级,还有个小心眼的毛病。要不然他也不至于后来做了御史中尉,觉得自己有制衡百官的权利之后,不愿居李冲之下,跟李冲在台省搞对抗,结果被李冲派人端了老窝,整个御史台官员全部被李冲的尚书台给抓了,闹出一大丑闻。最后气死了李冲,自己也被落到免官甚至差点下狱的下场了。
可郑道昭大概还不知道,自己一个不注意,把李彪给小小得罪了一次。有时候上下级关系就好像君臣关系一样,再加上一点私交发酵一下,有时候就不那么好理清了。
拓跋慎打算给郑道昭回护一下,说道:“郑卿说来听听,也请李公指点一下是否可行。”
郑道昭起身,说道:“前年本朝遣使江南求书,最后以其朝议不下,事寝而不得,陛下亦深以为憾。现今南朝既要求马,不如告之南朝,若能以马易书,则事可就。若南朝应了此事,不管日后朝廷允或不允,也是殿下一大功,若是南朝无意,则也不能怨殿下了。”
拓跋慎听了郑道昭的话,心下大赞。
郑道昭说的很有道理。江北两百年战乱,书典损失严重,而南朝自东晋的时候虽然多次内乱,可是汉人好书,尤其是书礼传家的,两百年下来,互相抄阅,数目自然可观了。他们的藏书大家动辄有万卷,数万卷,甚至比建康朝廷秘阁还多,更不用说本朝了。而收集失亡书籍本朝做了几十年,至今秘阁所藏不过区区二万四千余卷,辗转搜求还比不上南朝的大收藏家。说起来不能不让人丧气。如果能趁这个机会用马换南朝的书,说不定皇帝真会答应。
就如郑道昭所说,南朝不同意也没啥,自己也没损失。他就不信,不答应这个事了,他们还好意思纠缠自己吗?
“李公,以你之见,郑卿的主意怎么样?可行否?”拓跋慎也没忘记征询一下李彪的意见。
李彪摸了摸胡须,说道:“郑郎官之见,不能说不是好办法,若是真能办成了,陛下一定欣喜不已,若是不成,于事无碍。”
“好!好!李公既然说好了,就听李公的。”拓跋慎拍拍案道
然后又对郑道昭说道:“郑卿,事情办成了,我在陛下面前为你请功。你可记得欠了李公人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