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迎接点验-《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完善的情报网,敌后抗战无从谈起。因此我军必须把在广大的农村建立敌后根据地,打击日寇、消灭汉奸、发动当地群众,武装地方抗日力量,建立我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作为我们在敌后立足的根本。发展一块、巩固一块,逐步连成一片,把敌人挤压到铁路、公路沿线、大中城市。

    由于敌后形势变化无常,执行游击战必须有目的的不间断的运动,要求部队要有充沛的体能和良好的单兵技能,有灵活的指挥,分散调动敌人、游而不乱、一击必中。基本作战单位不宜过大,作战时火力强度必须超越敌人,再利用情报优势、地形优势,各单位协调配合,可以确保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越打越强、越打越精。

    当前我军应结合以上作战思想开展整编训练,重点是山区快速机动、单兵技能、连排战术、兵种配合、通讯联络。将来以营为单位游击作战,以团为单位**发展根据地,以旅为单位组织小规模战役。

    建议总部、中央向华北地区派出当地干部,或指示当地地下党组织着手发动群众,接应我军挺进敌后。

    6月5日,点验小组的车队开进戈壁滩中的**师驻地,远远地就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操练呼号声,让顾祝同、朱德等人精神一振。进入营区训练场,到处是成班成排的操练队形,甚是壮观。

    引导点验的陈海松请点验组和第八路军领导走上临时堆起的高台,扬声高喊集合。瞬时口令声四起,队列迅速汇合,在高台前组成三个方阵,每个方阵又隐隐分成三个小方阵。八千多人酒泉部队赶回军姿挺拔,纹丝不动、鸦雀无声。连专程前来挑刺的顾祝同也心中大赞。

    随着陈海松一声分列式开始的口令,台下口令不断,一二三四的呼号声响彻云天,一个一个的方阵整齐地行进到高台的左侧一百米处,稍微整理队形后,步伐整齐地向高台走来,扛在肩头的步枪像一面移动的墙随着身形轻轻晃动,闪亮的刺刀在阳光映射下闪着寒光。

    距离高台20米时,队列里一声‘向右看’后,伴随着震耳欲聋的‘一二’声,枪下肩,手拍托,下压前伸,甩头向右几个动作一气呵成,九百人整齐划一,纹丝不乱,伴随而来的是震天动地的脚掌砸地声,冲天的杀气、激昂的斗志、渴望战斗的眼神让点验组和记者们热血沸腾,史沫特莱等记者抓拍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无情地挥霍着宝贵的胶片。

    第一个方阵是汉阳造步枪,第二个是日式骑步枪,第三个就换成了徒手行进。九个方阵都是如此,体现出高度的纪律性和严格的训练。尤其是徒手方阵队列横竖成线、摆臂踢腿整齐有力,口号震天,步调一致。

    整个过程军威浩荡,摄人心魄。赢得阵阵叫好,顾祝同、朱德等发自内心地向每一个经过的方阵敬礼,这个**师太有战斗力了。

    在点验参谋随机抽取的各部队射击、投弹、障碍越野、刺杀、土工作业等考核中,更是让点验组和第八路军领导、西路军兄弟部队将领们大为惊叹,射击固定目标平均95环以上,换了五个连队个个如此,侦察连更是全体满环。两个步兵营投弹平均55米,连辎重营都在50米以上,全军全副武装障碍越野平均成绩高过**王牌部队两成,土工作业比**工兵部队还规范,而且又快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