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战后大势-《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他向国民政府指出以日本人死不吃亏的秉性,平型关的失利不仅不能让他们理智,反而会更加疯狂,接下来各个战场都将面临更加猛烈的进攻。以我军的现有状态很难抵挡,建议继续有序转移包括首都南京在内的后方民众,各部逐次掩护向山区撤退,与敌长期相持。主动发起中小规模反击,消耗敌人作战资源,后方加紧工业化进程,慢慢转变战场态势。

    第十八集团军两个上将,一个中将的报告在各级军官中掀起轩然大波,支持的有,反对的有,咒骂的有,怀疑的更多。以尽人力听天命为宗旨的陈海松也没指望这些保守落后、私心作祟的民国大员们能接受他的观点,了了心愿的他以前方军情紧急,部队休整军务繁忙为由,只在庐山呆了三天就匆匆揣着青天白日勋章,挂着中将军衔和朱德、彭德怀、傅作义三位二级上将飞回了太原。

    在位于成成中学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利用在太原短暂停留的一天时间,三位高级将领与留在山西进行统战工作的周恩来、北方局书记**、山西省政府秘书、山西工委书记薄一波一起商谈平型关战役以后的山西抗日形势。

    薄一波介绍说:“平型关战役之后,民众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天镇、大同失利后的紧张、混乱、不安情绪得到平复,太原及周边地区民众对我党的抗日主张、八路军的抗日决心有了清楚地认识。参加牺盟会的人员大幅度增加,愿意到前方去参加八路军的青年学生达到万人以上。兵工厂等企业工人愿意去敌后兵工厂的也有上千人。

    我们根据陈军长的指示,只安排了一百多人前往,其他人继续坚守岗位,等待时机搬迁兵工厂。经多方努力阎锡山同意我出任山西省第三行政公署专员,率领决死队第一纵队前往晋东南抗日前线。”

    周恩来看着陈海松说:“你又打起阎锡山的小算盘了,他可是出了名的守财奴,可别引起内部矛盾。”

    “不会的,他不溃败,咱不动手。提前谋划是为了防止宝贵的设备、山西人民的血汗落在鬼子手里,成了敌人造枪造炮的助力。”

    点了点头,周恩来对**说:“这个想法很有创造力,阎锡山要真是放弃不要,扔了实在可惜,我看海松说的有道理,麻烦你组织北方局的地下力量着手布局,目前要不动声色不要太明显,以免引起阎锡山的反感。到时候牺盟会、决死队配合你们行动,你看怎么样?”

    “海松发展工业是出了名的,走到哪建到哪。听说张掖的工业基地发展的很快,冶金、采油、化工、机械门类齐全,又在敌后建立了兵工厂,现在又打上了太原兵工厂的主意,你准备把它搬到哪去?”

    “各位领导也都知道工业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有机会就要发展,发展了工业才会有强大的国防,才能更好的保卫国家。我是想把这个厂迁到绥远的包头,那里将是**旅的后方基地,是我们华北作战、东北作战的兵工基地。”

    周恩来欣慰地对众人说:“主席说的没错,这小子就是敢想敢干,随你折腾吧,我们只管替你张罗设备、组织人员,其他的你自己看着办吧。雪枫,晋绥军有什么反应?”

    彭雪枫介绍说:“平型关大捷对晋绥军上下震动很大,我们6万人加上晋绥军的支援消灭了2万敌军主力,过去是不敢想象的。现在他们也有了信心,请我过去座谈了两次,了解我军的战略战术,准备推行,这个阎锡山还真是不简单,谁好就跟谁学。不过通过我的考察感觉他们很难取得平型关那样的大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