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李家营子-《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翻译官不耐烦地说:“那就赶紧准备吧,正准备开饭就得到你们的报警,这大冷的天出来一趟容易嘛。让庄丁听从皇军指挥,你快带队长去你家里暖和暖和。”

    李国恩屁颠屁颠地在前面引路,不到100米在寨子中间就是李家大院,还真是气派,两米高的砖墙,八级台阶的高大的门楼,绕过影壁进到院子里是宽敞的庭院,一群长工丫鬟肃立两边行礼。李国恩领着三个鬼子军官和翻译穿过一进院子进到客厅里,让座倒茶,叮嘱管家准备酒菜。

    他笑着对翻译官说:“这位先生看着面生,不知李翻译官还好。”

    “我是随同滨田队长从奉天专程过来帮助剿匪的,最近阜新、朝阳一带义勇军闹得很凶。张总理让奉天派出骑队增援你们锦州这边,没想到这边这么冷。”

    “真是失敬了,大老远地过来帮咱们,等会儿一定多喝几杯。当年我爹也把我送到奉天读私塾学了些文化,只是没什么悟性,索性回家种地了。”

    “咱东北肯让孩子读书的还真不多,老爷子有眼光呀,我们应该去拜识一下。”

    “可惜当年马占山、冯占海一帮人对抗皇军从咱这过,把老爷子骗出去索要钱财,老爷子不肯给被害死在军营。皇军感念家父忠诚勇敢,把我小儿子招到长春当了禁卫军。我三儿子也在县里讨伐队里当连长。”

    鬼子军官听了翻译后赞许道:“李家还真是满门忠烈、皇军的朋友。没想到这塞外边地,还有李庄主这样家园兴盛的庄子,难怪会有土匪惦记?”

    “咱李家祖籍山东烟台,爷爷辈上就到了东北,我爹领着我们住在这法库也有四十年了。咱这虽然有些偏远,可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只要有人,想开多少地就能开出多少来,咱家人口多,慢慢就发达了。后来跟着洋行到蒙区收皮子、倒腾些日杂买卖,这才挣下这片家业。”

    见皇军听着高兴继续说:“胡子也来闹过,前几年义勇军还来找过事,可咱修了这牢固寨子,还养了5、60个闲汉看家护院,小股胡子等闲奈何不了咱。”

    “义勇军也来打过李家大院?”

    “可不咋地,海麻麻地来了2、300人,不过都是些泥腿子,皇军第十师团一个大队就把他们几乎全歼,抓了两千来人送阜新挖煤去了,去年还来过几只东边抗联的红胡子,幸亏是个暖冬辽河没结冰,被皇军领着各地讨伐队给打回去了。我家捐了20万斤粮,我儿子那一仗还受了伤,我们爷俩受到了皇帝陛下的勉慰,老汉一家感恩戴德呀。”

    “你这寨子是我一路见到最大的,村民都是李家人吗?还老实吧?”

    “有一半是逃难闯关东的流民,还有一半是集村并户过来的附近村民,土地都送给开拓团了,租我的地种。都是些好吃懒做的刁民,李家养活他们不知道感激还嫌苦、偷奸耍滑、还有的鼓动村民逃跑,都被送到警察署、讨伐队去了。”

    “租子收几成?”

    “还有什么租子?所有收成全部上交。皇上有诏,满州国全力支持皇军圣战,粮食是战略物资禁止买卖,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屯子里使用的粮食、布匹、油盐都是由李家按人头配发,不得私自带出屯子。”

    “那李家哪里还有余粮捐献给皇军?”

    “村里这些懒鬼干活不咋地,吃饭个顶个。吃饱了还琢磨着逃跑,咱老李家可不能惯这个毛病。除了出工干活的有干粮,其他的一律喝粥,老人孩子再减半。这样就省出不少粮食,咱们有今天全靠皇军神勇,我们自己紧巴紧巴也能活,不能委屈了皇军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