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旱地育苗-《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3/3)页

    车队穿寨而过,不断开到南部水稻种植区的育苗房前,众人下了车,映入眼皮的是一排排向阳倾斜、顶部、侧面铺了玻璃的巨大暖房。田中一雄向田中玖一行引见了等在路边的帝国京都大学的师生,随后带着好奇的客人参观玻璃房子,由松尾教授纤细引见暖房的作用、保暖原理、育苗的方法,

    暖房长68米、宽15米,中间是宽3米的通道,通道两边的地里长满了绿油油一拃高的水稻秧苗,让众人大感惊奇。

    花白头发的京都大学农学部水稻研习组松尾教授非常开心地向嘉宾引见最新的研究成果:“帝国是种植水稻的主要国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拥有许多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单产名列前茅。可惜的是帝国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可供水稻种植的土地有限。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研究重点在韩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满洲地区土地愈加辽阔、而且开发有限,土地féi力、腐殖质含量、黑土层厚度远胜于韩国,加之水量充沛,水中富含矿物质,是种植优良水稻最有前景的地区。但由于纬度过高、天气寒冷、无霜期短的原因,产量遭到天气的极大影响。我和我的研究组两年来不断在延吉韩国人聚居区处置天气规律xìng研究,希望找到气候变化的规律,防止春寒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能够说刚刚起步,还没有头绪。”

    他话锋一转指着老田中说:“没想到,一个在满洲辛勤耕作20年的帝国老农民靠经验、靠智慧处理了这个搅扰北纬37度线以北地区提高水稻产量的难题,提出了匪夷所思的种植新方法。就是各位现在看到的田中先生创造的旱地育苗新技术。”

    日本人、满洲人或由衷或违心或是照顾总顾问的面子,一起发出阵阵赞赏,报以热烈的掌声,害得老田中频频欠身致谢。

    松尾等大家安静下来,指着玻璃房说:“这间大房子就是田中老先生的创意,把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这个最容易遭到天气影响的阶段搬到了室内,相对密封的空间能够通过火炉把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上,通过玻璃获得阳光,实现植物的光合作用,推进幼苗的正常生长。”

    他走到田边弯腰伸手揪起一撮十几根秧苗,在手里搓了几下连同泥土分成三四穝,展示给大家:“诸位请看,这是在温室里生长出来的秧苗,一芽四叶,体型健壮根系发达,在自然环境下无论如何出不了这么多芽,也长不了这么快、这么好。”

    田中玖看着满房子的秧苗心里替老叔高兴,手里接过一穝看了看,的确很强壮,却有些疑惑地说:“松尾君,这里长得是好,可是地方太小,而且似乎太稠密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