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会战尾声-《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李宗仁很欣赏自己老搭档的战略眼光,赞许地点点头说:“白总长分析的很中肯,对我们的备战很有指导作用。我们退到这里已经无处可退,必须迅速收拢整编部队,充实我们的实力。

    八路军的许多做法是值得我们进修的,比如部队层级少、机关小、战斗部队比例大、技术兵种充实到营以下,以营为作战单位,火力不弱却灵活自如。听说19军一个军三个师,每师三个旅、每旅三个团、每团四个营,每营五个连,每连四个排,每排四个班,营有千人,旅有万人、师超过三万人,全军十余万人,超过了我们两三个集团军的人数,营属机枪火炮数量接近咱们旅的水平,超过了日军大队的水平。

    而咱们师长发觉敌情要经过军、军团、集团军、兵团才能报到战区司令部,严峻贻误战机,下个命令吧,不知在那个环节上就被截留、篡改,部队庞大、层级太多、系统复杂、毫无效率,这次整训必须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理顺指挥系统,合并组建新的师旅团。

    另外**的锻炼更贴近实战、标准高、要求严,听说射击要在45环以上,投弹要到50米以外,五公里武装越野要达到25分钟以内,每个士兵都要掌握连里武器装备,从轻重机枪到掷弹筒、迫击炮拿起来就能用,这样的部队当然强悍了!咱们一时达不到,能够慢慢追赶,但不能没有标准没有计划。

    明光说的有道理,陈海松送来的锻炼手册、作战手册是个好东西,不能因为他是写的就否认他的价值,里面的经验方法是全中国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凝结的是中人的智慧,理应为中人所熟悉、所使用。五战区所有部队都要去进修了解,在锻炼中逐步引入,171师和173师能够开始全面试验。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粟裕护送我们回来的那个团一路上的确表现优异,侦察探路分工明确,各种突发事件处理的有条有理,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令我们好生羡慕。但并没有见识到他们的战斗力,蜻蜓点水只能看到一个外在形象,对他们的日常管理、锻炼方式了解不多,很难掌握其锻炼的实质。你们能够组织一部分军官深入到新四军部队里去,与他们生活、战斗一段时间,大概能掌握一些有用的东西。”

    李宗仁的一番表态令谭何易、唐如儒很振奋,当即表态一定不负长官厚望,精挑细选严格要求,一定练出广西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白崇禧补充说:“新四军各部为掩护徐州主力撤离,连续多次进攻浦口、蚌埠、宿县、等南津浦路要地、海安、淮安、扬州等重要城市,调动鬼子疲于奔命,完全打乱了南线日军的合围图谋。战区理应照实向上呈报其战功,给予通令嘉奖,以示公允。可命令他们继续在外线寻找战机,破袭交通运输线,迟滞敌军进攻。

    阜阳四战之地,军事意义不大,建议完成归建的部队连续撤离阜阳,到大别山前潢川等地接受物资兵员、抓紧锻炼、尽快恢复战斗力。日军倡导乘胜追击,徐州费了那么大的劲,动用了那么多人员、物资,死了那么多人,打了将近五个月没能实现聚歼我军主力的目标,绝不会善罢甘休,要么向西要么向西南很快会追过来。

    各部必须做好战斗准备,总参谋部会给各部安排防区,你们要分散到各处交通要地阻击日军南下的图谋,修建坚固防御工事,储备作战物资。第五战区绝不能再后退了,安徽、河南、湖北要么是你们的防区、要么就是你们的坟墓,各位好自为之。”

    到了六月上旬,各部主力化整为零分散突围连续集结到皖西、豫南的大别山周围,沿路虽然丧失大批人员装备,好在没有一个师被围歼,最高当局高度表扬第五战区的战场表现和组织能力,拨付大量进口枪械物资,从河南、湖北、四川、广西地方民团中抽调十数万人增强五战区实力,迅速在新的驻防区域建立起拱卫武汉的新防线。

    日军乘胜沿陇海铁路西进占领开封,并继续向郑州挺进,第一战区部队慌忙后退,平汉铁路随时可能落在日军手里。国防委员会意识到郑州失守后的严峻后果,向西洛阳西安将遭到攻击、向南武汉将门户大开,中国平原地区将全部丢失。经报请最高领袖批准,秘密启动了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将军36年制定的“以水为兵”反攻计划,在花园口、赵口炸开黄河大堤,用澎湃的河水阻挡日军进攻的脚步,形成中原大地一片泽国、流民千万的人间悲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