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她们被送到新西伯利亚的阿尔泰矿区,那里的生活更艰苦、工作环境更恶劣,男人都受不了,何况老人和妇女。我们犯了什么错,让上帝这样惩罚我们!”安尼克耶夫抑制不住的心中的悲伤,蹲在地上眼泪夺眶而出。
陈海松轻轻拍拍他的后背语气沉重地说:“对不起,安尼克耶夫同志,触动了你的伤心事,我相信她们还活着,俄罗斯人都是顽强的,你对她的思念会激励她坚持下去的。我们尽量设法找到她们、把她们接过来让你们一家人团聚。”
安尼克耶夫‘噌’地站起来,一把抓住陈海松的双肩,激动地问:“你是认真的吗?”
陈海松充满同情地看着他,认真地说:“是的,安尼克耶夫同志,我是认真的,你们这些帮助我们搞建设的同志就是我们的战友和兄弟,我们会努力争取的。”
周围围过来的俄罗斯人都用热切的目光看着陈海松,鼓掌向他表示感谢。陈海松站上一块大铁件冲大家挥挥手,大声说:“俄罗斯的同志们,你们在国内虽然受到误解,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你们都很坚强,顽强地活了下来。34年我看到了你们民族一位令人尊敬的勇士写的长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家也一样看过吧。
奥斯特洛夫同志是这样解释这本书的名字的由来: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同志们,多么好的概括呀!充满了英雄主义的乐观精神。
你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为了寻求社会的进步、祖国的繁荣参加了革命事业,但革命的征程并不总是铺满鲜花和掌声,也不是平直的大道,充满着曲折和坎坷,充满着误解与委屈,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革命者必然会遇见的艰难险阻的一部分。
在艰难险阻面前有的人会选择逃避、有的会选择消沉,而真正的革命者不管遇见多大的困难和屈辱都能够昂首面对,不动摇自己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决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压迫。因为他们知道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人类一切丑恶、自私、贪婪、专横都会跳出来考验我们的意志、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他们的存在正是我们奋斗的原因,我们就是要抱着牺牲的勇气、不屈的精神去勇敢地与这些丑恶抗争。
你们现在来到了遥远的东方,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工作的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你们所从事的依然是传播文明、造福人类、抗击强暴的伟大而正义的事业,帮助弱小民族建立起足以与侵略者战斗的现代工业,同样是在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着力量,你们是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
我很同情你们的遭遇,我也为你们现在的表现而自豪,你们不愧是从列宁故乡走来的勇敢的革命者,顽强地维护着生命的尊严。我的祖国正遭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我们的战士正在前方浴血奋战,我们也会像你们一样勇敢地去战斗。但是我国工业基础还很薄弱,装备很落后,不得不使用长矛大刀这样的冷兵器与敌人的飞机坦克拼杀。
所以我请求你们拿出你们革命的激情、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我们尽快完成工业的建设、实现装备的自给,同时慷慨地传授你们的知识和技术,帮助中国人民提高业务能力,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中国人民是善良忠厚的,他们会永远铭刻你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提供的帮助。
如果你们愿意你们可以把这里当做你们的家,我们都是你们的好兄弟,我可以保证绝不会歧视你们,中国不是集中营,是各位展现才华、挥洒激情、创造辉煌人生的舞台。我们也将努力为你们解决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努力让你们的亲人与你们团聚。我代表中国**和中国人民祝愿你们在中国的生活舒心、工作顺利。”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陈海松朗诵了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8月10日晚上,留在海参崴的特战队员传回消息,日俄两军在经过两天的试探**火以后,今天爆发激烈战斗,日军使用重炮攻击,坦克集中一点攻击,突破苏军42师防线,苏军动用重型轰炸机密集轰炸封锁缺口,40师勇敢出击,夺回失守阵地。
双方空军全体出动,装备占优的日本九七式飞机击落20多架伊-15海鸥双翼机、12架重型轰炸机。日军空军损失了17架飞机,其中6架是高炮击落。
双方海军首次相遇,日本加贺号航母率领一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五艘驱逐舰在日本海北端清津附近遭到苏军潜艇部队阻击,苏军损失两艘潜艇,击沉一艘驱逐舰、击伤一艘巡洋舰,鉴于苏军潜艇数量众多,加贺号停靠在清津码头,用舰载机支援陆上作战。
撤回国内的刘铮已经返回延边,报告说:“朝鲜军主力全部、关东军主力大部、皇协军4个混成旅已经越过边境杀进战团,东北各地非常空虚。东北军区黄世英、王大勇、王启才、李毅、薛云龙、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研究决定二师12日发动朝鲜作战,15日一师率领整训结束的两个教导旅发动东北南部作战,攻击奉天、大连、辽阳、抚顺、本溪、营口等工业城市,彻底摧毁敌第一军管区。五常**一团、二团在特战队配合下准备攻打吉林市,陶勇支队、黄志军支队联合攻打四平,孤立震慑长春。”
陈海松此时正在包头美国经济联络处拜访詹姆斯沃森,就拓宽晋绥民主政府与美国企业界的交流、在更多领域进行合作进行坦诚对话。看完匆匆送来的电报他想了想交给美国驻包头经济联络处主任、美国驻中国使馆商业参赞詹姆斯沃森,用流利的英语为他进行翻译,并讲解了边境冲突的来龙去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