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不管戴戟的脸色有多难看,耐住性子分辨道:“这是两回事,君子不处危墙之下。国民政府都迁到重庆去了,我还在自己的防区里不算什么的,我是对第10、23、32集团军没有信心呀!你的皖南行署也要做好撤退的准备。” 戴戟见无法说服司令长官,苦笑着摇了摇头,看了看古香古色的古老庭院,狠下心来说:“算了,战区司令部走就走吧,可惜了刚刚有点起色的‘小上海’就这么散了。 我是政府任命的皖南行署主任,守土有责,我看新四军徽州办事处聚集了很多青年准备留下抗日,我就留下领着他们坚守皖南,还请司令长官给我们留点武器。” 顾祝同对这个老资格的**将领还是挺佩服的,做事认真、作风朴实、生活简朴,确实和第三战区上上下下无法相容。走就走吧,刚好替我打打掩护。 “那好吧,你就受累在敌后周旋一段,等我在上饶站住脚。一定派部队回来接应你。七都的防守你也多操操心,那边就交给你和唐式遵了。” 皖南山区不多的成片川地成就了石台县七都镇,是石台、祁门、黟县、东至等县通往芜湖、南京的必由之路,北有九华山、东临黄山,山上野茶遍地,汤浓味醇,堪称茶叶佳品,据说明朝巨富沈万三就是靠这里的茶叶发的家。 坐落于七都镇西北角河面上的单孔拱桥承德桥。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桥身近30米,碧树青藤缠绕,如一条青龙卧于瑶成河上。相传也是洪武皇帝为了表彰沈万三献聚宝盆修建屡建屡塌的南京城墙而赏赐的。并在桥头竖牌坊一座以示旌表。 9月25日连绵的阴雨带来丝丝凉意,这里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日本人的身影,马头墙、小青瓦、建筑雕刻构成的一栋栋深宅大院早已人去楼空,默默观看着陌生的五短身材的入侵者。 日军15师团搜索联队向前占据了四周山岭之后,又一个大队开进镇子挨家挨户地搜查。随后15师团15步兵团团长田路朝一少将、参谋长三国直福大佐、步兵第51联队长池田廉二大佐、17师团步兵第81联队长松浦丰—大佐、野炮兵第23联队长迁演武大佐等陪同华中方面军参谋长、11军司令官板垣征四郎中将进到镇子里。 众人无暇欣赏雨雾掩映下秀美的山色,匆匆步入镇中最大的张氏祠堂,脱去雨衣,擦了擦脸上头上手上的雨水。在随行参谋布置好的桌案前开始研究地图。 三国直福大佐首先汇报战况:“司令官阁下,我们已经实现了最初制定的突击到七都接应冈村将军的目标。原来我们估计会在七都经历一场激烈战斗,没想到经过南陵、青阳两战之后。除了沿路有小股散兵袭击以外基本顺利地抵达了这里。 据飞机侦察报告,第三战区司令部及其后方机关已经撤走,屯溪地区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正规军存在。前些天集中在七都的四个师遭受飞机轰炸后也已经陆续向西向南撤退。 目前我们距离冈村司令官所在的美溪直线仅仅30公里,中间山路估计在70公里左右,美溪外围有145师驻守,改师师长是被皇军击毙的饶国华中将,现在是原433旅旅长佟毅接任。此人比较凶悍,当初就是他带人冲回来抢走了饶国华的尸体。 其他各师均已撤走,唯有他还原地坚守,四处搜索冈村将军,电报上说冈村将军已经数次遇险。我们如今的当面之敌就是这个145师。” 毕竟是53岁的年纪,没有汽车坚持不骑马,硬是跟随步兵攀山越岭也真是够受,满脸倦容的板垣静静地听着,不时抚摸一下浓密的仁丹胡,一个师,不简单!暗暗点了下头,不着边际地问道:“诸位一路走来对皖南有何观感呀?” 田路朝一少将愣了一下说:“山大沟深,峡谷太多,像七都这样的平坦地形太少,兵力无法展开,山上植被茂密,部队进去一万两万根本难以发现。” “是啊,我军每过一条山谷都是提心吊胆,遇见道路毁坏就要进行长时间的火力侦察,极大地延缓了前进的速度,我军用了8天时间才走了380里路,每天平均只走了不到50里。” “早知道第三战区顾祝同如此胆小,我们就该轻装疾行,现在估计都和冈村司令官会合了。”池田廉二大佐一直是全军的先锋,司令官阁下一再要求他确保没有埋伏才能通过,整的好好一个野战联队像童子军一样疑神疑鬼,对着怪石树丛放空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