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军政分离-《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至于国家也要建立各省民众代表组成的参议会、国民大会,zhèng fǔ准备施行的所有政令都必须经过民众代表的审议多数票通过才准予执行,因此如果zhèng fǔ不作为、乱作为必定受到议员、代表们的质询、诘问、否决各省的利益通过完善的章程和mín zhǔ产生的zhèng fǔ来保障。”
龙云撇了撇嘴,摇了摇头说:“海松的想法很好,颇有当年孙先生建国大纲确定的五权分立、mín zhǔ建国的影子。可我们这些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知道这只是一种愿望,你毕竟年轻经历太少,你的mín zhǔ政治削弱制约了统治集团的权威和直接利益。在当今中国强权至上、武力崇高的环境下很难实现,没有了军队就失去了一切。文人文职终究是武夫的跟班。
百川兄、次陇兄即使回去无兵无权,谁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怎么确保他们的身份地位、参政权利不会受到其他政治团体、武装力量的指责、取缔?更何况现在是抗战时期,军令政令要高度一致,资源矿产要统一使用,zhōng yāngzhèng fǔ岂能容许地方自行其是、公然对抗?”
陈海松看了看颇为赞同、表情落寞的周围几个人,盯着龙云看见他消瘦的脸上因云南内部军阀混战而残疾的左眼,想起同样在川滇混战中失去右眼的刘伯承,心中不免一声长叹:武装割据军阀混战葬送了多少仁人志士、损害了多少民众、士卒的身心。
龙云是彝族人,祖父曾是土司,他出生后家境渐落,四岁丧父,在舅家长大,粗通文墨、武艺高强、急公好义、喜欢打抱不平,带着表弟卢汉在川滇各地闯荡,惩恶除霸侠名远播,被人称为‘昭通三剑客’,经商失败后加入滇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是朱德的学弟、叶剑英的学长,快毕业时带病上擂台打败前来挑战的法国拳师,受到唐继尧赏识步步高升。
此后西南地区风起云涌,川滇、滇黔、滇桂、滇军内部各路诸侯打着革命的旗号相互攻伐,乱局甚于北方,凭着坚毅沉稳的xìng格、果敢顽强的作风赢得云南各界的推崇,几经周折扫除了其他军头,担任省zhèng fǔ主席,战乱不断的云南终获统一归于国民zhèng fǔ领导之下。
主政以来巧妙与蒋先生周旋,与广西、山西一样处于半**状态,表面忠诚于国民zhèng fǔ却不允许zhōng yāng军进驻,保持军政绝对控制权,十余年来致力于省内和平、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力主抗战出兵十万参加各大会战,动员数十万民众修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滇缅公路。
对这样有一定进步思想和领导能力的地方豪强陈海松还是很敬重的,他一直认为中国除了少量的革命者、反革命者之外,大多数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各阶层民众,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试图远离主义之争,有时也被形势所迫被恶势力裹挟参与对革命力量的打压,可他们同样爱国、同样在寻找强盛国家、造福百姓的发展之路、同样遭到**统治的猜疑打压,具有革命的倾向和动摇xìng,但中国社会的进步不能缺少这些积极力量的参与。
龙云的担忧和见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大规模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不但会招来国民zhèng fǔ的激烈反压,还有可能把这些充满封建旧思想的中间力量吓着逼到革命对立面上去。
他理解地点了点头:“龙主席几十年来历经坎坷苦苦支撑滇境政局,对中国政治看得很透彻,看来也是深受其害、心有余悸,海松能感受到你老心中的凄苦和无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