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禁绝鸦片-《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随着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的尖锐,**率先开始总结历史教训,重新制定了立足于国内、服务于民众、造福于国家、扬威于世界的政策,把实现三民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任务,在这一点上**、国民党有了相同的理想和追求,不存在观念上的冲突。

    我们也在自己控制的区域里尝试着探索当前中国通过民主、科学组织社会力量走向富强的道路和方法。规模还很小、影响并不大,但的确能给国家、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个政策的好坏,不在于是哪个党提出来的、对原有政策有多大改变,要看他对社会进步有多少推动,其实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对前一个政策的修正。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利于制度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陕西百废待兴,正是推行这个新政策的最佳时机。

    各位都是陕西本地人。也进行了很多尝试,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主政陕西时做的就很好,可惜被政治因素粗暴阻断,我想新一届民主政府应该继续他们的事业,站在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当地、有利于民众的立场上借鉴河西、绥远的成功经验把陕西的建设搞好。”

    见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倾听、记录,陈海松离开座位来到墙上挂的中华民国大地图前指着陕西说:“陕西地处祖国中心,是联通西北、西南、中原的重要结点,也是巩固西南、西北边疆安全的大后方,现在更是成为华北抗战的纵深基地,建设好陕西意义极其重大。

    目前陕西分为三部分陕北是陕甘宁特区的控制范围,陕南还在中央军手中,目前省政府的主要管辖范围是关中一带,这里是陕西的精华地区,范围小有利于政策的实施和调整。

    从历史上看陕西一直是文化大省、教育大省、农业大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扎实的基础,这是陕西发展的优势所在。当前国家贫弱需要各种专业人才,需要大量的粮食、副食品,我们都有条件提供,所以利用好、发展好这些优势资源应该成为陕西省政府的工作重点。

    从农业上看,关中地区地势平阔、河流众多、土地肥沃,有悠久的粮食种植传统和大量有种植经验的农民。这为建设粮食大省、支援工业建设和华北抗日创造了条件。

    但是就在**年前,陕西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死了300多万人大量百姓逃离,至今陕西总人口不足一千万没有达到28年,在座各位都是经历过那场灾难的,既有天灾更是**,军阀混战、地方残破,鸦片泛滥、挤占良田,水利设施陈旧、难以防灾。

    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粮食的生产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稳定增长就不会有商业、工业的快速发展。一要靠播种面积、二要靠农田水利、三要靠农业技术,这三方面省政府的计划里都想到了,我是赞成的,需要提醒各位的是鸦片种植和减租减息两个问题。

    鸦片是帝国主义毒害中国人民、掠夺中国社会财富的主要工具,是国内地方武装拥兵自重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国家经济困难,许多将领、官员都在靠贩卖鸦片来维持军队的经费所需、中饱私囊,军队中尤其是西南的军队吸毒成瘾,一个个骨瘦如柴、弱不禁风,一只被鸦片控制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林则徐禁绝鸦片的主张不能再继续迁延下去。

    绥远、河西过去也是鸦片主产区,吸毒人员众多,一是挤占了粮食种植面积、二是造成劳动力缺乏、三是大量民众精神萎靡、良知泯灭、好逸恶劳、偷抢成风,败坏社会风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