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陆上雄狮-《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再看行进中的坦克,既有日本的九五式、九七式、式、也有苏联的t26、bt7,都是烧汽油的轻型坦克,牌子杂、火力弱、装甲薄,真靠这样的装备跟苏联、美国对阵输的会很惨,可这终归是咱们的钢铁洪流,是未来装甲兵的摇篮,还是要呵护的。

    飞机降落在一片平坦草场上的野战机场,走下飞机陈海松立即感受到塞外的苦寒,最少零下20度的气温、小西北风嗖嗖的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躲在屋里都冷何况在野外建设、训练,真是苦了后方的同志们了。不等他感慨完,穿着棉大衣、大头鞋、戴着狗皮帽子、棉手套的李聚奎、李天焕、李太国、方强等人忙迎上前来敬礼问好。

    这几个人都是西路军的高级干部,算是陈海松的老相识,李聚奎是参加平江起义的彭德怀的老部下,红一军团的的一师师长,一四方面军会师支援到四方面军来的担任九军参谋长,古浪战役失利后还代理过九军军长一段。方强是九军宣传部长、李太国是九军二十五师师长、李天焕则是三十军的政治部主任,张掖整编时他们归入教导师担任旅级干部。

    在平型关、晋北战役中都经受了锻炼。占领绥远后教导师扩编成三个师,他们也都成了师级干部,现在又聚在一起组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机械化军,重任在肩、压力很大。

    陈海松热情地和他们握手问候,尤其是跟李太国多说了几句,陈海松视察晋绥三师演习时,战术陈旧、表现不佳,他作为师长与参谋长、攻击方的团长被当场撤职送往抗大学习。

    半年来痛定思痛的他发奋读书、努力思考、琢磨陈海松讲述的大兵团攻防作战的原则,结合实际写了很多心得体会,在战役研讨课上拿出很多大胆新颖的作战方案,得到主持工作的抗大副校长罗瑞卿的夸奖,允许他毕业返回部队,刚刚被任命为参谋长负责训练。

    见到指挥严谨、要求严格的陈海松他多少有些不自然,陈海松很热情地鼓励他说我听罗校长介绍了你的情况,说你学习很刻苦进步很大、战术很大胆、兵力使用很协调、理论水平也很高,想把你留在抗大教书你不同意,坚决要求带兵,很有志气嘛。”

    李太国比陈海松还大六岁,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有理论,还不都是你在张掖教我们的那些现代军事理论,只是以前听了记了却没完全理解,这次吃了亏才认真思考了一番,结合你组织的各个战役总算是弄明白了个大概,就我三年私塾的底子哪敢到抗大去献丑呀”

    “话不能这么说,我告诉你们的也就是些攻防作战中的基本原则,关键是要在实际作战中去灵活应用,要是比军事理论知识,那咱们穷人为主组成的红军早就败给各路军阀了。”

    说着话一行人跳上一辆缴获的日本大卡车赶往各训练场,从炮兵师、坦克师转了一圈下来已经是天黑,陈海松就留在坦克师和战士们一起吃了晚饭,召集连以上干部座谈。

    坦克师虽然是原来的坦克一师成建制调入,可许多骨干被调往太原组建坦克二师,只剩下300多老战士,又从步兵分队调入500、苏联坦克兵500,各型坦克一百一十余辆,编成两个坦克团四个营十二个连,加上配属的一个炮团一个辎重团总兵力也只有五千余人。

    陈海松倒没觉得有多寒酸,到目前为止,坦克的集群突击战术还没有哪个国家在战场上用过,反应缓慢、动作笨拙、越野性能较差、暴露体积过大的坦克仅仅是步兵、骑兵进攻作战中的辅助兵力、火力支援力量,并没有引起各事决策部门的重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