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对策-《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第二各根据地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损失,不要因为前期的胜利而自我膨胀盲目自信,在组织好民众撤离的基础上可以放任鬼子横冲直撞,示弱于敌,以骄其心。必须让指战员树立长期抗战、艰苦抗战的思想,不怕苦不怕累,靠意志品质和敌人周旋,努力保存武装。
第三尽力减少人员物资的损失。各根据地做好行军转移、坚壁清野、外线机动的准备,有敌人进攻时的对应预案,军情局潜伏小组提前预警,地方部队掩护政府机关和后方机构进入山区、湖区、偏远地区,民兵掩护当地群众进入地道、山洞、密林减少人员伤亡。
部队行军转移要及时掌握周围敌军动向、轻装急进、尽量不携带重型装备,在固定的堡垒村提前存放好粮食、财物,弹药、药品,同一部队内的所属分队、相邻部队之间保持联络畅通。当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部队要挺身而出把敌人吸引到身边,牵到其他方向。
华北地域辽阔,纵深宽广,便于营以下部队机动隐蔽,敌人如果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进攻,主力部队撤向两边避其锋芒、一两部精干部队伪装成主力与之游斗,把敌人主力牵出根据地,外线部队侧击敌后勤辎重、特种部队突击敌运输车队、指挥机关,夺取物资、搅乱战局,。
敌人如果采取分路合击的战略包围战术则更好对付,因为鬼子兵力有限、机动严重依赖公路,包围圈不会太紧密,给我军机动提供了很多可以利用的结合部空隙,而他身后的驻地会显露出虚弱。只要情报准确、部署得当,快速合兵围歼一路突进之敌很有可能。
不过围歼作战不宜太多,打击对象不宜过大,还是以大队以下为宜、以辎重部队为主。整个八路军以迷惑敌人,锻炼部队野战生存能力、侦察通信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组织群众能力、主动配合能力,获取粮食、装具物资为目的与敌人游击。
陈海松才走半个月,总部的通知下发才十天,敌人的进攻计划就出台了,其攻击范围之大、调动兵力之多、战略意图之明显让中央吃了一惊,主席很快从紧张中恢复,轻松地和总司令朱德、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开起玩笑来。
“海松说的没,杉山元这个老鬼子始终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我军,对我军的情况和战略战术缺乏研究,盲目的实力,把我们当成了、甚至是杂牌军,摆下这么大地个四处漏风的十面埋伏阵,想要贺胡子、的命,我看他这个丫鬟命要白忙活一场了。”
担任驻共产国际代表的任弼时从苏联刚刚,对国内情况了解的不多,担忧地问老毛你还有心思开玩笑,我算了算鬼子加起来差不多有30万,这是多大的兵力呀!远东战役苏军两个军对付三四万鬼子都打得很吃力,徐州20多万鬼子击溃了上百万。
咱们装备远远不如苏军、人数更是不如,独自应对这么多鬼子吃得消吗?”不跳字。
王稼祥看他忧心忡忡的样子,继续逗他说弼时同志说的有道理,鬼子来得是多了些,这华北看来是守不住了,干脆都撤,实在不行咱们也像蒋某人那样躲在大山里头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