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奥保夫的谨慎-《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他们一手创建的冀南游击队一部分补充进主力部队、一部分组成县大队、区小队、民兵队,他们也专职负责地方管理工作,开展乡村政权建设、减租减息、民众动员、农业生产、救助贫弱、挖地道、修浅壕等具体事务,过得紧张而又充实,根据地秩序逐渐恢复。
没想到好日子不到一年,鬼子开始了针对敌后根据地空前规模的讨伐,新生的冀中根据地面临严峻的考验,贺司令、关政委心里没底他们同样充满忐忑,毕竟平原地带依托地雷、地道的防御体系还没有经受过实战的考验,新战士为主的部队还需要锤炼。
冀南区委所有领导全都下到所属各县区指导当地武装保护群众,配合主力部队打退鬼子的扫荡。南宫西北方向的几个县临近平汉铁路是鬼子从石家庄攻击南宫的必经之路,很有可能会有一场恶仗,他自告奋勇仅仅带了两名警卫员就来到新河,部署防御工作。
他到了新河立即召集各县书记、县长、县大队长开会,传达军区反扫荡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县的任务,要求各部做好群众转移隐蔽的准备,提醒部队避开敌人进攻的锋芒保存革命力量,利用地道迂回到敌人的侧后方袭扰敌人的辎重物资,包围消灭小股敌人。
新河县大队把群众转移工作委托给县委政府机关和各村民兵队,早早地开到了新河县与宁晋县交界的荆家庄,这里是老漳河、滏阳河之间的一片狭长区域,有相对起伏的地形和大片的渠柳便于部队隐蔽和机动,河上有两座古老的石拱桥是甄凤山预设的阻击敌人的战场。
小年夜平汉铁路沿线传来消息,鬼子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铁路沿线20到50公里区域都受到攻击,我军部队主动后撤没有遭受什么损失。然而前天宁晋县大队报告鬼子128旅团近万人在飞机掩护下从高邑县出发向宁晋县城扑来,昨天下午宁晋县大队退过老漳河,报告敌人进占宁晋县。县大队在侧击敌人时遭受飞机、大炮夹攻伤亡很大。大队长阵亡。
甄凤山详细了解了敌人的进攻方式、主要兵力和火器。意识到在野战条件下固定地域的阻击对兵力较少火力偏弱的县大队弊大于利,立即调整战术,连夜在毕家庄到荆家庄之间五公里的公路上布设地雷。两座石拱桥有历史价值,根据陈海松的规定不得人为损坏,只能在桥头两侧埋设防步兵地雷,在附近高垄上部署狙击手进行远程狙杀。
第二天中午桥本群赶到南宫的时候,128旅团山本重德中佐第150联队两个步兵大队也冲到了毕家庄,该联队千叶少佐第一大队配属给机械化兵团现在已经抵达南宫。
昨天他们遇到了小规模的袭击。除了被地雷炸死炸伤十几个人外,地面阻击部队被航空兵、炮兵打散,工兵起出一百多颗地雷全部引爆,引来皇军对土八路的强烈嘲讽。
今天他们计划一举拿下新河县城,明天与机械化兵团汇合,一路顺利赶到空无一人的毕家庄吃了些干粮稍作休息继续行军,结果再次遭遇地雷的袭击,部队试图从两侧迂回绕过雷区,可变态的八路军竟在桥头半径三公里内都埋设了地雷,而且是无法察觉的压发地雷。
连续损伤了20多人后。山本中佐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派出工兵扫雷。探寻压发地雷更加困难,需要用探针一寸一寸地试探,不仅行程被耽误,工兵们也接连遭遇诡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