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像这样的顶级天才,如果不是在实验室里的话,怕是自己一辈子都见不到几次,跟别提手把手地指导了. 抱着这个想法,众人齐声叫好,又一轮混乱的吹捧、赞叹之后,在郭琦的组织下,所有在场的研究员被分成了3个小组,分别对应碳碳复合物、镍基合金、TBC涂层三个方向。 至于单晶钨. 热等静压设备逐渐普及之后,这种级别材料的制备已经没有了难度,随便安排两个人在实验的间隙抽空去压出来就行了。 人员分配好之后,陈念立刻指挥众人开始准备工作。 虽然一开始郭琦就说设备和原料都准备好了,但其实,要真正达到顺畅、可用的程度,还是需要不少前置动作的。 比如,设备的预热,材料的造粒、造粉,这些动作都没办法在明确或者陈念的实验流程之前去准备,所以必须要再花费时间。 趁着这个众人忙碌、陈念清闲的难得间隙,郭琦悄悄把他拉到一边,开口问道: “小念,怎么这次一次性需要那么多新材料?” “而且,我看你这些材料好像是对应不同的功能区的啊?” “是不是涉及什么特殊的项目需求?如果有、并且不涉及保密的话,你可以跟我说一说。” “我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看,也许对后续的实验过程、目标设定都会有帮助。” 听到郭琦的话,陈念略微愣了一愣。 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对方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人了,也许,在某些非确定事项的把握上,要比自己更强。 想到这里,他迅速给陈果打去了电话,报备了保密信息传递之后,才对郭琦回答道: “是的,这些材料,都是用在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上的。” “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郭琦大惊。 他确实往新设备的方向想了,但结合陈念要的东西、以及过往的成果,他猜的是某种高速飞行器——大气层内那种,归属于“航空”领域那种。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陈念居然不是向前跨,而是向侧面的另一个赛道跨了一步,进入到了航天领域! 这玩意儿的技术路线,跟航空领域的技术路线,差距可不小啊! 看到郭琦的神情,陈念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后回答道: “是的,我们想做的是一款陆基反舰弹道导弹,用来应对里根号航母的威胁。” “来得及吗?” 郭琦长吸了一口气,有些担忧地问道。 “那就.要看你们了。” 陈念微笑着回答道。 随后的三天时间里,陈念几乎可以说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实验室。 同样的,其他的研究员也是舍命陪君子,材研所的床是现成的,饭桌也搬到了办公室里,一到饭点,郭琦就安排后勤人员订饭。 往往是大家用最短的时间吃完饭之后,又立刻投入到了实验中去。 就连吃饭的时候,讨论得最多的也不是饭好不好吃,菜行不行,而是,几分钟之前的实验里,到底还缺少了什么条件。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陈念很快就完成了材料基本使用逻辑的梳理,也逐步完成了所有相关材料的解析。 导弹头部采用单晶钨,机翼前缘和垂直安定面采用碳-碳复合材料,机翼采用哈氏钴铬钨镍合金,而且导弹的外表面则使用耐热陶瓷瓦涂层覆盖。 这样一来,整个导弹弹体的耐热材料问题就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剩下的需要自己努力去解决的工作,就只剩下散热结构设计了。 在所有材料全部完成实验室试制的那一刻,所有参与了这次意义重大的“紧急项目”的研究员们,全都是一片欢腾。 “陈工,牛逼!” “卧槽.三天四种新材料,我这是在做梦吗?” “你快拉倒吧,做梦都做不了这么美的.这他么简直是奇迹” “不对,应该说是我们鸿运当头——所有材料的配方实验次数都没有超过5次,这真的是通天大运了。” “哪是运气那么简单,你难道看不出来吗?陈工其实早就有思路了,只是需要实验去验证而已” 陈念静静地听着众人发自肺腑的吹捧,适时地说了几句诸如“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次大家都辛苦了,今天先回去休息,明天请大家好好吃一顿”、“如果后续通过保密审核可以发表论文了,大家都加名字”之类鼓舞士气的话,也是让众人心悦诚服。 实际上,谁不知道主力是陈念啊? 说是合作,但其实大多数时候,其他人还是负责一些协助的、打下手的工作。 哪怕是郭琦,也不例外。 所以,当陈念慷慨地说出“大家都可以加名字的时候”,这些容易满足的研究员们,几乎立刻就认定了一件事情: 这兄弟,能处。 以后,可以跟着他混! 气氛愈加热烈,但就在众人乐呵呵地聊着天,计划着宵夜的去向时,陈念的手机,却突然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