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里离去济州城步行最多半日,而苏莞她们不过一个时辰便到了。 她也说到做到,进城以后立马让流云去买粮食,着手准备在城门口开设粥棚一事。 这种施粥是很常见的,不需要通过官府同意,自己带上物资就行,济州城外面有现成的粥棚,因为衙门每日都在施粥。 如果有善人想要继续救济的话,直接带着人送粮食过来即可。 如今边境在打仗,各州的粮仓每月都得出粮送往边境,宣河流域这边又正值水患,朝堂已经运了几次救济粮和救济银过来了,但还是有这么多难民流离失所。 只能说,这一层一层的筛选下来,总有那么几个胆子大的老鼠从中捞油水,却苦了这些百姓。 济州粮仓都已经快空了,商贩却把糙米都炒到了天价。 不过,苏莞既然已经答应了要开设粥棚,那就说到做到。 济州城门口每日都在施粥,这是刺史的命令,每日至少施粥一顿,哪怕是清汤寡水也好,总不能叫那些难民饿死渴死。 苏莞这边买了粮食直接送去粥棚即可,其余的都不用她管了。 这些难民是不可能让他们进城的,只能在城外的难民营里面暂住,等到宣河那边重建的差不多了,他们自然会回去。 苏莞这边让人一次性买了两千斤糙米,直接送去城门口,一天两顿,都不止吃三天了。 如今,这边一斤糙米卖十文,在襄州一斤糙米不过四文而已,这边直接翻了一倍多。 两千斤也花掉了苏莞二百两银子,在襄州二百两能买两千五百斤粳米了。 第(3/3)页